返回

作品相关(六)文化思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作品相关(六)文化思考 (第2/3页)

说,痛苦不在于如何死,而在于是否能做到“成仁”、“取义”。苦在德业之不能竟。

    而作为中国另一大宗教——佛教的生死观念又如何呢?佛教讲求轮回说,生前受苦受难,死后便可早登极乐世界。显然让人们忍受生前的痛苦,寻求来世的欢乐。桎梏我们的思想,压抑我们的反抗。便于统治者的统治。佛教中也有一位地藏王菩萨主管生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便是他的格言。地藏王菩萨见地域有无尽有受苦受难的灵魂,发下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相对道教的神仙体系来说,地藏王菩萨总算地位好了一点。不过佛教菩萨众多,其地位也不见得好多那里去。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还是个威武的男子。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嘴唇上还长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属男像。

    “玉帝和如来佛祖”的启示:

    “如来佛祖”坚信众生皆可度,他抱着宽容、容忍、忍耐之心对待芸芸众生,以己度人。

    “玉帝”则是规范制度的维护者,他更多地以权威来镇服众生,不容任何有违“天庭秩序”的行为发生,而忽视培育众生心中固有的“佛性”。

    对于管理者(领导)(管理——字典上的解析是:①负责某项工作使其顺利进行。②保管和料理。③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领导——在字典上的解释:①率领并引导朝一定的方向前进。②担任领导的人,领导者。)承担着某项工作的管理工作,经常有意无意的做起“玉帝”,他们更多地强化自己的“管”的职责,而弱化了“助人度”的使命。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干群关系的紧张,成了群体的对立面。试想,这样作为领导者能否很好地推行自己的思想或工作的开展。

    做为单位的管理者(领导)所管理的是一些活生生的人群,对于这样的人群,他们所过去的生活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导致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样作为领导者首选的方法是想办法让他们思想统一起来,认可你的思想,接受你的思想,这样就会同步完成领导者的规划、设想。要让群众从“自悟”到“自度”,领导者的“助人度”使命尤为重要。完成“助人度”的职业使命,就必须有“如来佛祖”般的宽容和耐心。

    而还有另一种说法:

    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

    北阴酆都大帝是罗酆山酆都城的主人,专门负责管理阴曹地府。《真诰》卷十五《阐幽微第一》云:“罗丰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下有洞天,在山之口,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宫。山上有六宫,洞中有六宫,辄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也。山上为外宫,沿中为内宫,制度等耳。”

    就象地上有四大天帝与玉皇大帝分管五大块地域一样,地下也有五方鬼帝。鬼帝们认为地府也要有一名类似玉皇大帝那样的总管理者,这就是北阴酆都大帝。

    且不管这种说法成立与否,阎罗的地位仍无法和玉帝比拟。那我们看下道教的生死观。

    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合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照道家看,生和死无非都是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这和他的“无为”、“寡欲”思想相关连。“死而不亡者寿。”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在道家看来,以不能顺其自然为苦。一切都应顺应自然,不可强求,虽出于好心,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则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苦心劳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故“苦在于自然之未能顺”。

    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人世间是一大苦难,人生有不能逃避的“八苦”。人之所以不能逃避这种种苦海,是因为“无明”(不觉悟)引起的。佛教的教义就是教人如何脱离苦海。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五六百年,在中国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个宗派,其中以禅宗影响最大。

    在中国的儒家、道家、禅宗中都有着“超凡入圣”的理想追求。而“超凡入圣”就必然有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态度。它们的“超越生死”的态度虽不相同,但无疑对人们的“生死观”有着重要的正面意义,人们定会从中得到提高精神境界的启示。

    不管是儒教、佛教、道教,生死观念无不带着统治者的思想印记,思想许可证。可怜连我们的思想也要受到压制。

    汉武帝大一统天下,当时华夏农耕厚土上生长出来的儒家,也终于长成大树,进入官方主导意识形态。儒家主张以农为本,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并主张施仁政,以驯化软化国民性格,来换取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帝王所用。以典章制度治国安民,求得和平发展。大汉帝国是华夏汉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时代之一。

    遗憾的是中华民族陷落到世界上最广阔的华夏农田和农耕之中,以及套上儒家精神枷锁,我们的思想也被牢牢桎梏,走进樊笼之中,再也难以醒来。

    我们看看希腊神话的冥王:

    哈迪斯HADES(罗马名:普路托)

    哈迪斯是众神之神宙斯(Zeus)和海王波赛冬(Poseidon)的哥哥,第二代主神克洛诺斯(Cronus)和瑞亚(Rhea)的长子。在和弟弟们分配世界的抽签中,他抽到了冥界(TheUnderworld),因而成为冥界的统治者(TheLordofTheUnderworld)。

    哈迪斯:冥王,宙斯和波塞东的大哥(后来因是宙斯使克洛诺斯吐出被吞下的哥哥姐姐们,所以可算为再生,从此以后他们视宙斯为大哥。所以本来兄弟顺序为宙斯

    注:冥界不只是无边的地狱,还有一个哈迪斯为珀尔塞弗涅创造的永远充满光明,没有人间的丑恶的的爱丽希恩(爱丽舍极乐世界)。

    他通常是坐在四匹黑马拉的战车里,手持双叉戟,无论前面有任何障碍他都将铲除。如果他走入阳界那必然是带领牺牲者的灵魂去冥府,或是检查是否有阳光从地缝射进黄泉。

    哈迪斯把冥界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纪律严明;他长得很帅,喜欢黑暗,但公正无私,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神。

    在战胜父亲克洛斯后,负责掌管下界冥土,成为冥王。他是冥界和亡灵的统治者。他的妻子是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在巡视大地时抢回来的妻子。冥王不允许任何以在地界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