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泰山赤鳞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章:泰山赤鳞鱼 (第2/3页)

“赤鳞鱼。”

    李逸看着盆中的豆腐,双手稳固,下刀顺滑,不偏不倚。

    一旁的赵金麦好奇问:“逸哥,是有菜要用豆腐雕鱼吗?”

    “嗯。”

    李逸解释:“麒麟献福,这道菜本来是干炸泰山赤鳞鱼,但放在豆腐宴里,就得用豆腐来做,所以只能用雕的了。”

    “泰山赤磷鱼?没听说过,很有名吗?”

    赵金麦完全没印象。

    “有名,而且也很好吃。”

    李逸手中不停:“赤鳞鱼和大理洱海的油鱼、弓鱼,青海湖的湟鱼,富春江的鲥鱼并列为国内五大名鱼,肉质细嫩,柔弱无骨,最适合清炸。

    从宋代开始,它就是皇家贡鱼,满汉全席里就有清炸赤鳞鱼这道菜。

    但这种鱼只在泰山海拔270—800米的山涧溪流里才有,而且很难养,必须要大缸深水放在树荫下,缸中还要盖上竹编盖,这样才能十活一二,而且还活不长。

    所以自古就有螭霖鱼不下泰山的说法,想要把它从泰山运到京城,更是难上加难。”

    听着李逸的解释,赵金麦不解问:“那既然是鱼,为什么这道菜要叫麒麟献福呢?”

    李逸盯着豆腐,一边下刀,一边缓声解释:“它还有个名字,叫螭霖鱼,《泰山药物志》里有记载,说螭霖鱼方头巨口,龙须龙目,全首似龙而无角,因得‘螭’字,以其性喜雨而得‘霖’字。

    当地有民间传说,说这种鱼置于岩石上,经烈日曝晒可以化油而流,只余鳞骨,所以也叫奇鳞鱼,谐音就是麒麟。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即便暴晒,这种鱼也不会化成油,但好吃确实是好吃的。

    唐代李白路过泰山的时候就吃过这种鱼,还留下了一首诗。”

    “什么诗?”

    郑鈞开口询问。

    他是陕高官安人,唐代的国都就在长安,而诗仙李白也是他的偶像,他自然被勾起了兴趣。

    “我想想啊…”

    李逸回忆了下,念道:“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对了,赤鳞鱼也有个外号叫紫锦鳞,就是因为这首诗。”

    听着李逸的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