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天底下最大的投名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六十六章 天底下最大的投名状 (第1/3页)

    刘辩的主意当然不是让他们贷款上班。

    那也太缺德了,会断子绝孙的。

    他的主意也不多出奇,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你不干有别人干。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读书人,能读书识字的都是金贵人,这些小吏才能拿乔。

    要是换了人人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世,这种金水桥前那条大街上的编制丢出来,足以让人打破头去竞争。

    所以说归说,根结还是没人才。

    不过刘辩手里,倒正好有两批人马。

    他负责指路,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卢尚书自己的本事了。

    ……

    涿郡,涿县。

    此地人杰地灵,人言有龙脉附之。

    不过能不能出皇帝,高诱并不知晓。

    但要说文脉,却是有的。

    尊师卢植当年自大儒马融门下学成归来,便在乡中开馆授徒,践行有教无类。

    地方这十余年中虽未出什么大能,但却是民风淳朴,教化之风盛行。

    不能不说是卢师功劳。

    当然,能为大一些的,其志也便不再受困一地。

    同窗的刘玄德就奔了仕途,如今更是弃了县令之职北上投奔师兄公孙瓒。

    只有高诱自己,还留在乡里,以教书为业,传承书馆、教诲学童。

    “老师。”

    一个半大孩子像模像样的在门外行礼,高诱抬头见了,知道自己这大弟子在此时找来定是有要事,便点首让他进了屋子。

    “京中有家信来,说是有要事,弟子这才送来。”

    那少年双手呈上一封书信,又退后两步,稍稍俯首等待吩咐。

    高诱看看这得意弟子,面上欣赏之色一闪即逝。

    一介农家子能有这般涵养礼数,这些年所下功夫可想而知。

    “只可惜一身才学,怕也要如为师般困居乡野……”

    高诱心下叹息。

    自己家世不差,也难受举荐,更何况面前这三代不济的农家子呢?

    “嗯,你做的不差。去吧,看好师弟们的功课,过会儿为师过去一一查看。”

    那弟子领命离去,高诱这才拿过案上的“家信”,仔仔细细看了。

    他在京中是没有亲人的,所以弟子说的家信,那就只能是老师卢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