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泰山书院开学 (第3/3页)
话持续了十多分钟,主要是讲给家长们听,毕竟家长带学生来读书,除了看在郑玄的面子上,同样也很关心在这里自己的子女是不是真的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这样的讲话很有必要,而且光说也不行,还得拿出实际的东西出来。陈暮说完之后,大手一挥道:“发书。”
一本本教科书被抬了上来,厚厚一叠,堆砌在厅堂之中,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家长们人手一本,随意翻阅一眼,顿时惊呼连连。
“这是用纸张缝制起来的书籍,比竹简轻便太多了,我手上这本《孝经》,居然只有薄薄数页。”
“我一直在找的完整的《夹氏传》在这里居然有。”
“不止,《连山易》和《归藏易》也有,还有弘农杨氏典藏的欧阳《尚书》,淮南袁氏典藏的孟氏《易经》,连《古论》《鲁论》和《齐论》都有。”
“《诗书》四家,《春秋》五经,《周易》十三卷,昊天上帝,没想到青州藏书竟然如此丰富,而且书籍还如此轻便,早知道我就不去太学抄录石经了,花了我数年时间都没有抄完。”
“陈刺史,请问这些书籍还有多余的吗?我想带几本回去。”
“对,我也想带几本,花多少钱都愿意。”
家长们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自己手里的书籍居然如此齐全,而且承载这些知识的课本居然如此轻便,比之竹简好上十倍,百倍,乃至万倍不止。
要知道,这里面任何一本书,拿回去都立马可以作为一个家族兴盛的根基。
比如弘农杨氏治欧阳《尚书》,淮南袁氏治孟氏《易经》。
更遑论这里集齐了当时候大部分的经典名著。
这些纸张哪里是纸,简直是知识,是智慧,是财富,是地位的象征。
无怪乎所有家长都一副见到鬼一样的表情。
陈暮心中暗笑。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在竹简当道的汉朝,知识的承载本来就非常困难。
如果这些知识用的是竹简,那么要多少根竹子呢?
这里汇聚的只是目前流行的主要经典名著,而汉朝所有书籍,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陈暮肯定没法收集全,所以在这里的只有一小部分。
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也有约两百多万字,按照司马迁写《史记》,52万字用了50多公斤竹简来算,需要花费200多公斤的竹简。
而如果用书籍?
叠在一起,大概也就五十公分不到。
因为现在一本书,少得像《孝经》不过1000多字,薄薄几页。多的像《左式春秋》,190000万字。
汇聚成书本,一页两面能写数百上千字,可远比竹简方便得多。
这就是在彰显泰山书院的实力。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郑玄答应出山,来泰山学宫授业的最大原因。
有了这些课本,他就能教授更多的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陈暮朗声道:“诸位,这些书本都是以后要给学生上课用的,肯定是不能带出去,不过以后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书带走,这一点诸位请放心。”
“也对,这些书籍如此贵重,怎么可能随意让人带走。刺史,是我孟浪了。”
“可惜啊,如此珍宝,却不能立即带回家给我父亲看看。”
“没事,再过两年等我阿弟结业,便能带回去了。”
“这倒也是。”
家长们点点头,他们以为这些书籍无比贵重,所以陈暮没答应他们带走也是应该的事情。
但却想不到,书籍其实不贵重,贵重的是里面承载的东西。
这些书籍,可都是他费尽心机弄来的。
一部分是找汉灵帝从鸿都门学这个大图书馆里借来的书,另外一部分则是郑玄厚着脸皮找老朋友借来的。
然后让工匠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一本本印出来。
有些人觉得活字印刷术没什么鸟用,因为排版很麻烦。但实际上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
活字印刷的好处是灵活多变,只需要排版就行,不需要重复雕刻多套模版。
汉朝的书籍已经不算少,光六艺七略十二卷就有百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把工匠累死也没法在这两个月内完成。
所以雕版印刷适合的是以后搞天下教育的时候,每本书都刻一个模版。
而活字印刷术则适合现在搞小众教育得时候,能快速把所有书籍都印刷出来,不用那么大的工作量。
这些书籍一掏出来,立马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纷纷称赞泰山书院厚实的底蕴。
要知道如今很多世家的藏书甚至没有这里的一半,先不说青州名士管宁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光这些书本摆在这里,就是最大的明证。
家长们看到这些书,一个个也放心下来,原本是冲着郑玄的名气,现在这种心思就淡了许多,真心觉得泰山书院确实有资本。
如此一来,至少陈暮也不用担心以后给学生教着教着,由于某位官员调任,学生就得离开。
因为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哪怕自己离开青徐兖冀这四地,也要把子女留在这里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