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3/3页)
苏麽麽已命宫女沏上了香茶,我扶着太后坐下,太后命住持在旁坐下,我方开口道“那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说有两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才得已共同生存下来,这就是相濡以沫的由来。”
住持道“那格格可否知道那两只鱼后来怎么样了呢?”
我诧异的看着住持,住持笑着道“凡事皆有始有终,海水也终要漫上来,格格又何必疑惑。”
我恍然,又道“请大师指点。”
众人已被我和住持的谈话吸引,将目光投到住持身上.
住持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走到大树下,念了句佛号,道“后来,海水终于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要相忘于江湖。这便是结局。”
我愕然,相濡以沫,相掬以湿,最终的结果竟是相忘于江湖。
住持见我迷惘,又道“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人力所能够控制的。就比方这满树的梨花,今儿开了,明儿谢了,缘该如此,又如那两条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花开花落云舒云展间,才能修得彼此来世的缘。”
似有道闪电在心间划过一般,亮堂堂的豁然明了,却又痛彻心扉。
太后看着那满树似雪的繁华只是出神,目光似乎要穿透岁月和光阴,眼睛里不见了平日的淡定和安宁,只是一片哀伤。
我知道,我一直都是知道的,太后心底有着无法触及的痛。
不管是贵如太后,还是平凡如百姓,心中都有一段故事,或悲或喜,关于谁和谁擦肩,谁和谁永远,谁和谁相顾无言,谁又和谁成就尘埃落定的完满。
人生真是荒谬。
到了夜间,没有了白日看花人的喧嚣,在月光的浸泡下,倒隐约多了几分飘逸和脱俗。
我身着素色的锦袍,燃了一支清香,弹着秦桑曲。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一阵清风吹来,花飞蕊落,雪白堆了一地。
在寺中闲住了两月,每日在佛前三柱清香,愿太后风体康健,愿岳乐早日得胜还朝,愿庭训与我团聚。
马上就要到了皇帝大婚吉日,京中来报科尔沁亲王已带荣惠郡主到达京城行馆,虽不舍寺中的清净,太后还是火速带着我回京了。
回到宫中,太后忙碌了起来,因着这是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一次皇帝大婚,诸多事宜都需要太后亲自裁定,太后不得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我亦免不了陪侍在太后身侧。
本想回京就去行馆拜会荣惠姐姐,她也打发人来请了我几次,但终因为她要跟着宫里派去的教习麽麽学习规矩而做罢,而她因尚未与皇帝成婚,亦不方便进宫来,我便只让阿离走了一趟,送些时鲜的水果点心过去。那年一别,都已有3年光景了。
这日,刚陪太后用过早膳,内务府的副管事就过来请示“回太后,按着咱们满人的规矩,成婚当日,要在宗亲福晋中挑选四位去行馆迎接皇后娘娘凤驾,一直陪伴娘娘到坤宁宫洞房。”
“既如此,人可挑选好了吗?”太后问道。
“回太后,已经有了人选,郑亲王命奴才拿来供太后御览示下。”他停顿了一下,见太后等着他继续说,又道“这年长的两位是礼亲王府的三福晋和郑亲王府的大福晋,年轻的两位是您身旁的四格格。。。。。。。。。。。。。。
“慢着”,太后面带薄怒“四格格尚未出阁,你们如今做事越发上心了。”
我坐在一旁,听闻言及自己,满脸的不自在,遂站起来走到里间。
“太后息怒,听奴才细说。原本四格格不在挑选之列,可是前儿个科儿沁亲王去了一趟内务府,说是荣惠郡主的意思,在大婚那日要四格格在身边陪着,郑亲王说这不合适,可王爷说郡主执意如此,若不顺着她,恐怕。。。。。。。
他偷眼瞧瞧太后的脸色,又说“所以郑亲王才命奴才过来请太后示下。”
太后叹气,想说什么,终还是做罢,片刻道“那就这样。”
副管事松了一口气,擦擦额头上的汗,继续道“那奴才接着说,还有一位是。。。。。。
“慢着。”我从里间出来,打断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