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武学四境,有道撄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0、武学四境,有道撄宁 (第3/3页)



    “耳听为知,心与耳相从,是谓之耳顺,耳顺者,知而能行者也,也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耳顺之境,在于知行合一,所思所想,身体能够跟得上,也在于从这个阶段开始,武者的感知能够听到天地的声音,有心眼之能。”

    “所谓从心。”

    “便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地有它的规矩,在天地的规矩之内能够从心所欲,便是最大的自由。”

    “武夫没有神通术法,也不能飞天遁地。”

    “但,正因为不能,故而无所不能,从心境的武夫,任何法术都无法直接作用于其身。但其自身又是小天地,可以随心所欲的掌控己身,甚至能做到金刚不坏。”

    “是谓:万法不受,诸邪辟易。方寸之间,有我无敌。”

    武学四境是很厉害,可张执象听懵了,问道:“四叔,既然万法不受了,那还怎么修仙?”

    张执象辈分很高,但各论各的。

    年长的称叔伯,同年的称兄弟姐妹,大概就是,你管我叫叔,我也管你叫叔……张永焕在永字辈里排行老四,故称四叔。

    “小师叔可知撄宁?”

    “撄宁?”

    “庄子说: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杀生无念。”

    “我不用万法,而万法自来。”

    “如何不能修仙?”

    张执象是知晓撄宁的,庄子说修行有三个境界,分别是:心斋、坐忘、撄宁。

    既然武道从心境与撄宁有关,那么张三丰祖师自称为一介武夫,那是不是代表三丰祖师已经接触到了撄宁的境界了?

    张永焕似是知道张执象在想什么,笑道:“没错,三丰祖师已经半步撄宁了。”

    已经半步撄宁?这什么意思?

    不是曾经到达?

    意思是说……张三丰还活着?嘉靖五年,那不是都279岁了?

    张执象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三丰祖师……还活着?”

    张永焕点头:“嗯,但离三百岁大限很近了,掌教说大寒之前有大暑,如果三丰祖师能够修成真仙,或可突破大限,长生久视。”

    三百岁大限?

    嘉靖四十二年,嘉靖帝赠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赠,追赠。看来历史上三丰祖师并没能修成真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