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技术如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技术如江湖 (第2/3页)

兵自然乐意。火-yào铅子也通过萧胜的关系,sī底下从镇库里买来。这十天里,整个山谷都要被枪声笼罩。

    鸟枪形制不一,质量有好有坏,这没关系,只装三分之一yào量,等于是田大由所说的铁鞭炮,基本不会炸膛,真不堪用了,萧胜还有渠道能借到,事后李肆保证归还一枝,甚至质量好。至于口径大xiǎo不同,铅子的游隙难以掌握,这也早有解决方案,那就是用油纸裹铅子入膛。装量少了,实弹shè击没意义,也没关系,把靶子挪近,只要保证在十米的距离上能命中瞄准点,就能练出基本的准头。

    李肆这套训练方案其实就一条:每人在十天里打满一千发!平均下来每人要huā十多两银子这事,他根本就不在乎。现在他又跟彭家“勾搭”上了,腰包再度鼓了起来。

    “啥时候我也能有这条件训手下的兵……”

    萧胜满眼yàn羡地看着这些少年,他这个鸟枪把总,这辈子就没见过用银子堆出鸟枪兵的训练手段。

    “你也挑六十个信得过的鸟枪手,跟我的人一起训练吧,yào粉铅子还有鸟枪的损耗,我都包了。”

    李肆一开口,萧胜那张老脸顿时灿烂如huā,搓着手掌说:“我自己也算一个!”

    左右张应梁得广一声呼喝,前排的少年退下,从行列缝隙走到末尾,开始重装yào填弹。第二排的少年前进两步,踩在了地面用石灰洒出的界线上。

    两轮蓬蓬枪声响过,第一次shè击完毕。李肆召集了所有少年,开始讲解他们的问题。同时自己亲身上阵,向少年们演示该如何稳住枪身,顶住那两道干扰。和后世枪械不同,鸟枪从扣下扳机到子弹出膛,整个过程不是以毫秒计而是以秒计,所以枪身的稳定为关键。

    “这该死的枪托和该死的火绳!”

    李肆充满信心的示范险些搞砸,铅子浅浅嵌在木靶人头的脸颊线上,引来萧胜和少年们鼓掌欢呼,他自己却是暗叫好险。

    有萧胜带着张应梁得广的指导,后面还有六十名鸟枪兵加入训练,李肆也不必继续一直呆在训练场上。他还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监造那自己的鸟枪。

    他自己造的鸟枪,枪托当然得改,但是火绳却不能丢掉。这是跟着官兵打贼匪,要让官兵看到批量自造的自来火枪,在朝廷眼里,或许是比贼匪还要揪心的存在。

    问题不止是枪托,就说刚才枪口不稳的事,原本李肆还想用上解放军叔叔的绝技:在枪口上吊砖头,由此来练习持枪shè击的稳度。可看看这些鸟枪,这个念头不得不放弃。这个时代的鸟枪,枪管都是用麻绳扎在枪身上的!讲究一些的也不过是用铜箍,砖头上去,枪管多半就要跟枪身说拜拜……

    李肆这才明白,为何刺刀没在清代鸟枪上出现,这东西根本就不具备上刺刀的条件!原本早期的明代鸟铳,有不少是在枪管下方焊上几个底座,然后用铆钉横穿枪身和底座,这样拼合起来,枪管才跟枪身浑然一体,由此发展到燧发枪时代,装刺刀拼刺绝不会搞出枪管分离的窘况,欧洲和日本的火绳枪也基本是这么干的,技术延续下去,这才有装刺刀的基础。明朝为应付战事,大批量制造鸟枪,为了省钱省工艺,才改成以麻绳和铜箍固定枪管。

    绿营兵的鸟枪都是当地自造,枪管的质量还勉强能保证,可整体设计就再没动过。完全是按照怎么便宜怎么来的思路,用麻绳扎还是惯例,甚至在乾隆时期,甘肃绿营还“发明”过以纸裹yào代替火绳的招术,让李肆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