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九回 袁吕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九回 袁吕之争 (第3/3页)

北海与下邳粮道,夺得粮草无数。

    北海缺少粮草,军心开始动摇。陈宫见形势危急,带病起身,巡察城防,见城中粮草将尽,军心浮动,劝吕布弃城南归。吕布近日连战不利,遵从陈宫建言,统兵退往都阳。

    颜良夺下北海,让张合、高览分兵攻打各县,同时报捷南皮,袁绍闻讯大喜,重赏诸将。

    此时曹操重兵驻守西北,从洛阳等地调取兵马攻打新野,濮阳、陈留、谯城防守空虚。袁绍见时机难得,让颜良为主将,张合为副将,田丰为军师,统领部下驻守北海。任命长子袁尚为主将,统领文丑、张合、高干等将,以审配为军师,起兵十二万出平原,攻取濮阳。

    平原西部有一处关隘,地名叫界桥。界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平原、邺城、濮阳三郡要道相交之处。曹操以前行到此地,见此处地势险要,为兵家必经之地,派大将刘岱统兵一万在此建造关隘,驻防此地。刘岱闻知袁绍重兵前来攻打,界桥兵微将寡,难以抗拒。命人飞报曹操,统领部下兵马搬运粮草辎重,全部退往濮阳。

    曹操此时四边受敌,金旋、袁绍、吕布、新野等诸侯皆与曹操不和,此前袁术与曹操结盟,后来因为宛城之事失和。诸路诸侯,只有孙策与曹操未曾接界,因此未曾交战。

    曹操闻知袁绍大军从东线发起进攻,不由大惊,命令大将曹休统领张燕、荀攸、刘岱等人,统领十万大军防守濮阳。又让曹仁、文钦两路兵马返回驻地。

    袁绍、曹操两军在濮阳城下交锋,互有胜负。荀攸多谋,比审配高出一筹,见袁尚部兵多将勇,不易击败。派出细作若干,分别到平原、邺城、南皮诸郡流言,谣言吕布欲要起兵攻打北海。袁绍闻讯,不知消息真假,因为袁尚久师无功,让袁尚部暂时返回界桥,调张合部两万精兵急赴北海,协助颜良防守。

    曹操手下战将无出众勇将,夏侯淳、夏侯渊、曹仁、徐晃、王双、曹休等皆是著名上将,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曹操根据诸将特点,配备谋士相助,因此同时面对诸强,并未十分被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