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快速发展的捷径 (第3/3页)
…”三娘这时虽然感觉周重说的也有道理,但却总觉得又有些不甘。
这时周重只得无奈的拿出最后的杀手锏道:“好了,三娘您也不必太担心,我因为要守丧三年,所以想要参与科举的话,最少还要等上五年时间,这段时间我会尽力把商会的业务转到正轨上来,到时再用功读书也不迟。”
听到周重如此说了,三娘也只能点了点头。这时周重也急忙转移话题,询问起商会的走私业务到底是怎么开展的,他想搞清楚其中的流程,然后再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加快从走私中牟利。
三娘虽然不是主管走私船队,但毕竟掌管着商会的财务大权,因此对走私的流程也十分清楚,经过她的详细讲解,周重总算搞明白了大明朝的走私是如何进行的。
说起来大明朝的走私起源于明初,当时朱元璋海禁,连渔民都禁止下海捕鱼,结果搞到最后,沿海百姓的生活是困苦不堪,甚至还爆发出多次起义,但很快就全都被镇压下去了。
虽然起义被镇压,但是沿海百姓的贫困依然无法解决,最后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沿海百姓不得不冒着禁令下海,驾着小船载着一些简单的货物,与来到大明沿海的倭人、南洋人等交易,以此来换取一些银钱。后来随着朝廷对海禁政策的放松,使得走私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正德初年,这种走私终于达到一个高峰。
大明沿海的走私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其实走私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是大明沿海的一些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商品,这些商品仅靠大明国内是消化不了的,于是这些人就会联系像南洋商会这样的走私商人,将商品卖给他们。
走私商人在与那些陆上的商人商定货物的价格后,就会派船队去卖货人指定的地方接货,直到将货运到船上后,商会才会把钱付给对方,然后这些货物就完全属于商会,再也与原货主无关,一切风险都由走私商人自己承担。之后走私商人就会利用自己的船队将货物运送出去,比如南洋、倭国、朝鲜等地,以此来牟取暴利,这就是走私的一般过程。
不过一般来说,一个走私商人会收取很多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不可能一次卖出去,这就需一个存储货物的地方,另外走私商人的船队也需要一个驻扎修整的地方,于是双屿港这样的走私基地也就出现了。
也正是走私基地的出现,走私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比如一些陆上的商人会直接组织自己的小船队,然后把货物运到双屿港来卖,这样价格会比陆地上高很多。而这也为一些境外的走私商人提供的便利,比如像倭人和朝鲜人,他们不像大明的走私商人那样拥有人脉基础,以前很难收到货,但是现在有人主动出来卖货,他们也就可以直接买下来运到国内牟取暴利,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倭人和朝鲜人冒险前来参与走私。
本来这种走私模式已经延续了许多年,一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不过周重将这种模式认真的考虑了数遍后,再与后世自己所知的销售模式做了对比,这时却忽然灵光一闪,想出一条或许可以让商会快速发展起来的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