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宋的将与相——韩琦的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宋的将与相——韩琦的路 (第2/3页)

  一副“你快死了,还不赶紧交代后事”的模样,算是催促着给立储这个事儿打开了缺口。

    也不知道赵曙看到了韩琦这副模样之后,会不会有些痛心,有些感慨,当年他爹就是被韩琦堵在了病床上非要问一个结果来着。

    不过他的这种催促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早早的给宋神宗赵顼奠定了一个官方承认的基础。说实话,就从这些事情来看,韩琦当真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了。

    毕竟我们只要知道一点历史也就能够明白,自古以来都有这么弄一个规矩,那就是人臣参与立储那都是大忌。

    可韩琦不但掺和了,还接二连三的去掺和这个事儿。

    其中自然是有赵宋王朝在这方面有着些许的宽松,但更重要的是韩琦坚信一个道理。

    庆历新政的垮台有两个原因。

    其一,他们本身的腰杆子不够硬,实力远没有达到那个想象之中的结果,所以在遇到那么一个反扑的时候,他们一瞬间就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其二,皇帝本身也不够硬,被那群该死的家伙这么一吓唬,他就不行了。

    所以,韩琦去驻守边疆,态度强硬,执掌朝堂,那是他要让自己硬起来。

    而他一次次的掺和立储就是要让皇帝和自己绑在一起,要让皇帝支持自己,知道自己才是皇帝的靠山,甚至让皇帝主动去做那变革之事。

    韩琦到最后,也没有忘记当年和范仲淹的一幕幕,只不过他选择了一条和范仲淹截然不同,却相辅相成的道路罢了。

    在宋神宗赵顼上位之后,韩琦并没有继续去把持着朝政宰辅之位。

    这一年的韩琦已经六十二岁了,他知道自己该做的已经都做完了,他也知道自己找到了那个腰杆子硬邦儿的主君,也找到了那个可以继承他们希望的人。

    他退了。

    最后给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妥善的离开。

    深谙急流勇退之道的韩琦无比果断的请求退休,而同样宋神宗也没有多说什么废话,麻利儿的让他给自家偶像加铁杆的王安石让出来了位置。

    当然,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该表达的感情还是得表达。

    毕竟韩琦不但帮助自己成功的登上了皇位,更是丝毫没有对权势有半分留恋,给了自己最好的开局。

    这么一个对于他来说是完美的老臣名臣,他当然是关怀备至了。

    显示在汴梁赏赐给了艾特一座无比豪华的府邸,方便他在汴梁颐养天年。

    然后虽然将他从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拿开了,但是也给了他些许清闲的散官,让他保持着足够的殊荣,不会感觉到人走茶凉的这种悲伤。

    也让他继续看着这朝堂的风起云涌。

    这是真真正正的善终了。

    在这种关怀之下,韩琦最后还是活了六年的时间,在府邸之中病逝于府邸之中,得到了一个忠献的谥号。

    而听到了韩琦去世的这个消息之后,宋神宗赵顼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动了真感情。

    在皇宫大内为他痛哭不止,让人为他哀悼不断,甚至还停朝三天,为他送行。

    然后还立刻将韩琦送到了他老爹宋英宗赵曙的太庙之中去,陪着自己的老爹一起享受香火。

    同时给他追赠了尚书令,保证了他的子孙后代。

    然后在墓碑上写下了,两朝顾明,定策元勋这八个大字。

    就这个规格,说实话已经不是超标不超标的问题了,那说一句极尽哀荣也是可以的。

    毕竟看看他前面的范仲淹....嗯,差远了。

    宦海沉浮五十载,身前身后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

    当然,成功人士就一定是完美的?

    这个当然不是完美的,非但不完美,韩琦还算是一个相当....纠结的人吧。

    相比较于范仲淹的白璧无瑕,韩琦的问题就真的太多太多了。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他当年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有两个至交好友,其中一个就是富弼了。

    而他和好友富弼就因为相位之争,在英宗的濮仪认亲事件之中,两个人彻底的决裂了,甚至于在富弼倒台之后,双方那叫一个形同陌路啊。

    终生都没有再有半分和解的意思。

    之后还有英宗赵曙和仁宗家的婆娘曹太后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好的。

    而韩琦可是宰辅,说句良心话,他能够走到这个位置,这位曹太后对他的帮助那无需多说的。

    可在最后他,韩琦却是坚定的站在了曹太后的对立面去,然后亲自下场支持赵曙把亲爹认回来。

    说实话,这不仅仅是对决曹太后,甚至可以说是啪啪打脸死了的宋仁宗赵祯了。

    你说他一句朝秦暮楚,忘恩负义,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军事上那好水川之败,直接给他定得死死的了,那一场大败,那叫一个丢人啊。

    所以西夏人前期看不起他,那也是真的合情合理的。

    最后就是那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了,范仲淹,韩琦都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干将,然后庆历新政结束之后这两个人的境遇啊,天差地别。

    范仲淹直接用了十年的时间颠沛流离,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