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伊朗表象下复杂交叉利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伊朗表象下复杂交叉利益 (第2/3页)

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1992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95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随后,两国又签署俄罗斯将从1995年10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以及俄为伊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等协议。

    果真是人生如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这两个时间段里面,美俄在伊朗的地位完全颠反。当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下,是不允许有人把自己踢得那么痛的,于是“伊朗核问题”这个词汇在便在1980年美伊断交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

    三,伊朗问题中――从约隐约现到现在公开化的各大国因素

    1,美国的“意图和战略”

    上面已经大概叙述了一下美国人跟伊朗的前世恩仇。而美国人这些年来一直做的无非就是想达成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可以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重回伊朗巴列维的时代。但是这个“最高战略”显然没有成功,经过巴列维王朝的**和两伊战争后,伊朗人极度仇视美国人,伊朗反对派在新伊朗最初的那个十年根本就没有民众基础。进入90年代之后,伊朗开始引进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大国,通过平衡的手段削弱美国的各种影响。之后美国人对印度和日本施压,迫使印度放弃“印度-伊朗”的战略输油管道的建设(美国人的印度棋非常高,通过提供核援助等手段引诱,使得印度在制约中国的石油新战略上跑前跑后,又同时大大打压伊朗的生存空间),压迫日本放弃中标的伊朗“阿扎甘德油田”开采(这可是块肥肉,规模世界第二)。

    进入新世纪美国人不可能看不到,伊朗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欧洲俄罗斯及日、印,中国等亚洲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所谓“伊朗核问题”只是个突破口“或者说是个高级借口”,美国人最终目标是在伊朗建立亲美政权。现在美国控制了伊拉克,而伊朗不仅与伊拉克接壤,还是个什叶派穆斯林占个国人口90%的国家,伊拉克今后无论谁当政政,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亲伊朗对美国来说,不能控制伊朗,就难以真正控制伊拉克,甚至阿富汗,进而影响美国在整个中东的计划和行动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显然美国对中国和伊朗之间的武器交易不满意,最近又一次以我公司向伊朗提供技术为由,对我多家公司进行制裁。在美国人的战略视野中决定俄罗斯和中国战略空间的关键就是“中东一波斯湾一中亚这一‘动荡地带’”。抛开伊朗是中国中东石油资源资源的最后一个放心出海口不说,在地缘上如果美国实现对伊朗的战略性控制,那么在中国西部地区将失去一个天然的有效屏障。美国可以直接通过印度洋,从陆上经伊朗和阿富汗以及中亚的几个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构成直接的“边境威胁!!!”。这是大国之间最坏的地缘战略失败。而且,对美国而言,控制伊朗的好处还不至于此,还可以使得像日本印度之类新兴发展的大国更加听话,随时可以控制和削弱他们,正所谓一招打遍天下。

    当然在多国势力都进入了伊朗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了,现在基本上美国对伊朗采取“双轨政策”:萝卜大棒,一虚一实,玩得非常高明――既以制裁和军事打击的威胁施加压力,又通过政治外交的有限接触争取伊朗妥协;既保持单方面的强势压迫,又寻求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多边配合;既从外部以压促变,又指望伊朗国内的“民主运动”取得突破,实现伊朗“政权改造”。我们注意到,在“摆平”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权后,驻扎在阿富汗、中亚、伊拉克和波斯湾的数十万美军,已从东西两面围住伊朗。美国此时恨不得一举拿下伊朗,让伊朗重新回到昔日巴列维亲美时代,扫除中东最后这一块“**轴心”而后快。

    2,俄罗斯的“复兴和选择”

    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把中东当作与美国对抗、角力的前沿。为此,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面支持阿拉伯国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中东纷争,基本上其背后都是美苏的影子。

    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解体和所谓“新俄罗斯,新思维”的存在,俄罗斯在中东的阵地丧失殆尽,几乎是全部拱手让给了北约和美国人。直到1994年希伯伦惨案发生,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之际,俄罗斯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返中东带来了契机。主导了第二次马德里中东和会,至此表明俄罗斯重返中东。1997年10月,时任俄罗斯外长的普里马科夫提出了中东和平与安全的12项原则建议。阿拉伯国家是欢迎俄罗斯进来的,因为美国在数次的“阿以战争”中都明显偏袒以色列,俄罗斯的进入有利于平衡中东地区的美国因素。而事实上,俄罗斯也是以这种角色重返中东的。

    俄罗斯在中东的做法和中国在朝鲜的做法基本上一致,只是俄罗斯有时力不从心。基本上可以看出,普京以来,俄在中东问题上的做法都是积极主张在多边合作基础上构建控制世界进程的可靠机制,热心参与中东等热点地区问题。目的是通过形成“各大国参之间不同利益的制衡、利用各种矛盾,削弱美国,以凸显自身的作用。

    首先,俄罗斯加大了对中东地区事务的介入。冷战后,俄罗斯在其对外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逐渐把重返中东,作为其大国形象和影响恢复的一块基石。基于俄罗斯与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海湾地区构成对俄罗斯地缘安全的次近距弧。次近距弧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南大门包括南高加索和里海等地区的国家.而俄罗斯在这些国家都保持着传统的影响力。此外,俄罗斯为其经济复兴和发展的国家目标也要求与世界上能源蕴藏最为丰富的中东地区发展关系。尤其是俄罗斯与美国视为“失败国家”或被列为“暴政据点”的国家诸如伊朗等开展核能源技术的合作以及高科技武器的军售活动。这些在美国看来,都成为与之争夺中东主导权、削弱美国在中东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因素.最为明显的例子,2006年初,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中,美国一直视为恐怖主义组织的“哈马斯”赢得胜利。美国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而俄罗斯立刻承认了哈马斯的合法地位,还邀请哈马斯领导人在访问俄罗斯。而对于最为敏感和激烈的伊朗核问题,俄罗斯邀请哈马斯和在伊朗核问题的斡旋都说明,俄罗斯在中东和里海地区具有灵活而且强硬的外交手腕。而事实上,普京上台的时候,就主张俄罗斯在中东和里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国内经济情况的好转、外汇储备的增加,作为能源输出国的俄罗斯越来越有底气地实现这一标。

    地缘上:苏联解体后,从加盟共和国分离出去的独联体、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因军仍是俄罗斯力保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在中亚国家和高加索国家的利益是关乎其兴盛的核心利益,构成了俄罗斯的“近距弧”国家。而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国家,如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国家则构成了对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包围的“次近距弧”。“这里不稳定的进程,有直接影响高加索和中亚局势的危险”。这决定了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是不可能抽身事外。

    2001年俄伊就达成一个为期十年的双边关系框架的基本条约:《关于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关系基础及合作原则条约》。会晤中,普京说“出于经济原因,俄罗斯对与伊朗

    进行军事合作很感兴趣。”他还表示,俄罗斯将废除与美国达成的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协议,开始向伊朗出口武器。此时表明俄美在伊朗问题上的对立开始公开化。

    当然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俄罗斯是决不不希望伊朗真正生产出核弹来的。而且俄罗斯要完成真正复兴也是不可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完全决裂的。从2005年开始俄罗斯连续出台三个方案来解决伊朗问题,虽然最终都没有成功,但是这表现出这样一种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后果:那就是最后俄罗斯,中国和欧洲会走在一起,一面俄会坚决遏制伊朗生产核弹,一面又会强硬反对美国动武,要求多边会谈解决。

    3,中国的“西进和东缓”

    位于地图上,我们俯视中国,从一直以来中国的主导的朝鲜“六方会谈”,在全国新闻中淡化台湾,和俄罗斯边界的堪定,以及最近的**“融冰之旅”的访日,中日东海的和谈,南海的暂时搁置争议都表明,中国在这个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是“缓和东边”;这个缓和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战略上的“向西挺进”:因为此时最后也是最好的介入中东的机会,欧洲,俄罗斯都行动了,若中国还是一直怕这怕那,那只怕到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中国的衰败也就到来。当然在高瞻远瞩的胡总身上是不能让它发生的。中国的“西进战略”,包括了“中亚,和中东”遮两大块。事实上为了应对美国人的威胁,我们也不得不包括这两块。

    “西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三游接通”战略:这包括计划下游建立缅甸军港,在缅甸建立从印度洋直通中国的输油管道,以及风传的“泰国运河”;中游是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建立瓜达尔港,陆地上通过巴基斯坦建立伊朗直到中国的战略输油管道;上游是俄罗斯直通中国的石油管道,以及已经建成的哈萨克斯坦直通中国新疆的输油管道。这些管道可都是千万吨级的战略级输油管道,在新世纪将会源源不断为中国的经济奇迹输送“庞大得吓人的血液”。

    上合组织就是一个明显针对“这个西进战略”的产物,他主要是为中俄建立起一个包括中亚各国的安全稳定弧,这是中亚这一块。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