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是文化人 (第2/3页)
签名歪歪扭扭跟“黄鳝”似的,实在是见不得人。
往事不堪回首。
终于有一天,小学渣他变了。
博闻强记,满腹经纶!
有了这个基础,黄尚在接触这个世界后,立刻决定继续读书。
实在是朝代大势,就是如此。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是立国不到百年来,大宋一直宣传的思想。
甚至宋真宗还有千古传诵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是比喻,是特么的现实。
因为这两句是简略版本,真正的篇章是这样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这些话绝无夸张,士大夫的地位和福利,可想而知。
再举个更实际的例子,后世都知道宋朝重文轻武,但具体有多重有多轻呢?
在宋朝,武将开疆拓土的功劳,不如文人金榜题名的荣耀。
金榜题名,也就是中进士,注意,还不是状元,状元那是第一名,进士的数目就多了。
宋朝每次科举,大概有三百多个进士名额。
历年累积下来,整个朝廷的文官中,有十分之一是进士出身。
这固然也是大浪淘沙,千里挑一,但纵观一个国家,开疆拓土的又有几位?
那是能够名留史册的!
结果在宋朝,好处还不如一个进士!
既然这样,在得到功名之前,弃笔从戎,或是投身江湖,那简直是傻缺。
就算要改变制度,也是站在巅峰位置,处于底层时,根本不可能改变不公,唯有出人头地,才有一线机会!
正陶醉在笔走龙蛇的快感中,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进!”
黄尚开口,一名穿着仆佣衣服的男人,走了进来。
没有温婉的婢女,没有可爱的妹妹,没有不死不休的宿敌。
黄裳身边就一位佣人,还是雇来的。
这就很方便,毕竟不是特别亲近的人。
这些日子,黄尚取代了原本的黄裳,这位佣人毫无察觉,入内后一丝不苟行了一礼:“阿郎,到饭点了。”
黄尚点点头,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