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章:加耗归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章:加耗归公 (第2/3页)

按地区的远近计算运费,随正粮加耗征收,由各地粮长征收,于兑粮时交给官军。”

    “兑运法行至如今,大明上下两京一十三省大部皆已施行,但仍有相当地区是支运法与兑运法并行。”

    “正统一朝,并未对漕法有任何改动,也没有对各地区到底行支运法还是兑运法有过明确规定,所以地方的漕运,眼下实在是混乱不堪!”

    于谦说完这些,不住的摇头叹息。

    看来问题很严重啊!

    朱棣全听完,大致已经明白从自己上一世驾崩到现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大明漕法的变化历程。

    说实话,听得很闹心。

    得亏这不是在天上,不然自己要恨不得马上投胎下来帮大明少走弯路,还好,老天给了这次机会。

    支运法弊端甚大,尽管朱棣很不乐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于谦提到了要害,支运法虽然不摊派百姓,但却让百姓和运军每年来回走两趟,江南地区的,一来一回就要一年多。

    至于兑运法,朱棣听着,也觉得问题不小。

    宣德年间好圣孙施行的兑运法的好处,是让江南一带的老百姓直接将粮食交给负责各地区的粮长,再由粮长交给卫所,由卫所派出运军,全程运送到北京。

    这样一来老百姓再也不用承担转运任务,不会因此而耽误农时,他们只需要根据里程付费就行了,如此一来军民双方都会感到方便。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也是如今河南的问题,有“加耗”的权利,也就导致地方一些本来地位不高的基层小吏,现在权利非常的大。

    比如那些第一步负责征收漕粮的各地粮长,星罗棋布的遍布全国,这些人的官职非常低,甚至没有品级,但却掌控着数里之地的漕粮征收。

    征多少,加多少,还不全是他们说了算?

    从这些粮长,到地方河道衙门,甚至是京城中枢内的朝堂要员,一整条利益链的人都吃了这加耗的红利,那就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毕竟,赚钱吗,谁还嫌弃赚的少?

    现在到底要行什么新漕法,朱棣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这需要朝廷大臣们群策群力,提出一整套新的规定。

    目前看来兑运法已经是比较合适的了,只能先办下去了。

    朱棣想到这里,说道:“你听听朕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不对,你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