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六章、没有薪水的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六章、没有薪水的日子 (第2/3页)

易抹平的。

    虽然这年头建房成本低,那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随时起房子的资本。偏偏北方的冬天,又是格外的冷。

    对很多失去房屋的北方家庭来说,这次地震就是灭顶之灾。纵使侥幸保住了房子,只是损坏了一些锅碗瓢盆,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尤其是矿工家庭,无数的矿山、坑道崩塌,不仅没有了生计,很多家庭更是丧失了顶梁柱。

    有点儿家底的,还可以勉力撑一撑。一穷二白的家庭,现在只能卖儿卖女,以期渡过灾年。

    尤其是西北地区,本来就饱受干旱之苦,现在又来了这么一波,无数平民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朝廷的赈济只是杯水车薪。哪怕是强势的神武皇帝,也改变不了大明官场层层漂沫的陋习。

    何况,此次大地震波及了十省之地,各地都受到了不同的损失,受灾民众多达千万。朝廷划拨的百来万赈灾银,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眼瞅着年关将至,关中却找不到一丝新年的喜悦,各种告急的文书堆满了李牧的案头。

    从西北地区不断涌来的难民,充斥着整个关中大地。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着救济。

    事实上,这是华山弟子没有救灾经验,盲目施救导致的恶果。

    按照正常节奏,这些人只是从关中借道,然后在潼关分流,南下的南下、北上的北上。

    最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倒在半路上,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能够外面求得一份生计。

    至于留在关中大地,根本就不再大家的考虑中。因为以往的时候,关中民众都是和他们一起跑路的。

    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得益于李牧的强力要求,关中各州府衙门都在积极展开赈灾。

    参与进去的华山弟子,因为缺乏相关经验,一时心软对逃难的灾民进行了救济,然后这些人就留下来不走了。

    只见涌入不见离开,眼瞅着灾民越聚越多,主持救灾的弟子才意识到事情大发了,急忙向山上进行汇报。

    “五十万灾民”,这无疑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哪怕是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剑气冲霄堂中也是一片凝重。

    顾不上处置惹出乱子的弟子,李牧满脑子都是“钱粮”。这可不是他市侩,实在是身家不够丰厚。

    套用一组通俗的公式:“天灾+征讨令=粮价上涨”。

    就连鱼米之乡的湖广、天府之国的巴蜀,现在粮食价格都上浮了两三层,关中粮价更是翻了倍。

    作为西北最大的粮食批发商,李牧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次粮食价格暴涨同囤积居奇没有关系,纯粹是因为供求关系错位。

    大量灾民的涌入,打破了关中粮食的供应平衡,短时间内造成了粮食供应紧张。

    原本三钱一石的高粱米,现在能够卖到一两一石,还只能限量供应。

    外购粮食,早在地震发生时华山派就加大了采购量,但是以这年头的交通路况,运输速度根本就提不起来。

    “关中的局势越发恶劣了起来,根据各地汇聚的情报来看,灾民的数量还在持续上升中。

    我们手中的粮食,最多支撑到月底。这还是计算上了,月内能够抵达关中的三批粮食。

    关中其他粮商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大地震,更无法预料到会有如此多的灾民聚集关中。

    摆在我们面前的唯有两条路,要么送灾民离开,要么想办法搞到足够多的粮食。

    最近这些年,我们在夷洲经营的不错,那边倒是囤积了二十万石粮食,可是因为距离的缘故,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