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 (第3/3页)

秦怀愚就猛咳一声,抓紧衣襟两眼一翻,直接栽倒。

    抢救及时,没有被直接吓死,可却中风,不便于行。

    秦府上下一片混乱。

    而钟光兆“功败垂成”反被扣押,天子既然还能得到密报,慈安宫当然提早一步得知内情,太皇太后已经再无怀疑,笃定归化失守是天子一手造成,简直捶胸顿足,恨不能立即将天子押去宗庙,向列祖列宗请罪,好容易才被显王劝服,待一应罪逆押赴京都才好公审,发生这样的事,已经不能遮掩挡羞,否则无法予天下交待!

    天子若还在位,当然不能将他治罪,顶多把秦氏灭族,治为首重。

    而这时,显王也再不“藏私”,跪递直谏:“臣只担心,圣上非但不知悔改,又再行不义之事,黄陶调动亲信防守九门,必有所图。”

    “哀家就等着他,看他究竟丧心病狂到什么地步,是否当真不忠不孝、德义沦丧。”太皇太后咬牙切齿。

    于是隐忍不发,直到天子得到亲信密报,自知事败。

    已经逼于绝境,天子也是咬牙握拳——即使胜算不大,也要奋起一搏!

    他没有别的后路。

    必须要在卫国公返京之前,掌握京都。

    只要这回一击得手,也算占得先机,没有慈安宫,他就是唯一正统,卫国公即使有兵符在手,没有圣诏,也无权号令军队,除非他想谋逆。

    天子坐在空荡荡的正殿之上,龙椅之中,脸色极度狰狞。

    秦怀愚当晚中风,天子次日即患疾卧床,早朝唯有太皇太后在乾明门主持,公布卫国公边城大捷,不过暂时隐瞒朝臣归化失守一案真相大白。

    太皇太后显然是要把朝中奸侫一网打尽。

    甚至还主动关心了一番秦怀愚的病势,允准右丞告假在家侍疾,当然,暗中下令天察卫严加监督,切莫让秦府中人私离京都一步。

    更有暗令,让各地天察卫、苏、楚旧部分头行动,将秦氏在地方为官的族人、姻亲立即扣捕。

    太皇太后也料定天子不会拖延,政变就在眼前,待懿旨下达地方,锦阳局势已定,不需要再与秦氏党羽虚伪客套,直接扣捕,原地待惩。

    当然天子患疾,太皇太后也有施以关心,严令太医院医官小心诊治,务必保全龙体。

    大多数人都为归化大捷松一口气,并没意识到将有一场血雨腥风。

    甚至有人庆幸,多亏卫国公勇猛,这才多久,非但夺回归化,甚至攻陷北原城池,瞧着太皇太后这般欣喜,接下来的新岁佳节也能让人松一口气。

    已是冬月,将近年关了,无论文武百官抑或市井平民,都盼望重归安宁。

    而天子病势也不沉重,这又让百官再吁口气。

    不过天气寒凉,天子又需保养,故请准太皇太后暂理国事,他自己要迁去灵山汤泉宫暂居。

    太后不放心天子病体,自是要跟去照顾。

    还有皇后在内的诸位妃嫔,品阶稍高者也要同往。

    这也没什么蹊跷的,先帝那般勤政,往年也有去汤泉宫休养之时,圣驾既往,后宫当然也要随同。

    眼下有太皇太后临朝,更不担心耽误国事。

    借口如此合理,太皇太后没有道理反驳。

    天子如愿“拖家带口”“金蝉脱壳”。

    当然,他这时也想到太皇太后已经洞悉归化失守真相,却隐忍不发,并且轻易允准他离宫,应是另有打算,说不定正想将他支走,好筹划阴谋诡计。

    即使太皇太后猜到将有政变,天子这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等卫国公归来,他更是死路一条。

    必须正面一博,决一生死。

    行事就算还需警慎才能力保一击得手,但畏头畏尾已无必要。

    只不过天子到底期望,但愿太皇太后不察他已经“暗渡陈仓”,准备逼宫。

    若太皇太后毫无防备,一击得手才有胜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