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后记 (第3/3页)

么说他是因为这个原因告的密呢?

    告发父亲不是普通人做得出来的,我们来看看慕容麟当时是多大年纪。史书上查不到他的出生年份,只能与他的哥哥作对比。一般来说,当过皇帝的人生卒日期都有明确的记载,慕容宝当过后燕皇帝,他的出生日期是公元355年。慕容垂在公元369年11月叛逃,当时慕容宝只有十四岁,慕容麟和慕容宝之间还有一个兄弟,所以慕容麟最多不超过十四岁,可能只有十三岁甚至十二岁。农历十一月正是隆冬时节,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离开父亲和兄长这些能给予他保护的亲人,独自跋涉在冰天雪地里,向迫害他们的仇人告密,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

    “叛兄”指的是慕容令被发配到边陲,在沙城起兵,意欲偷袭龙城,被慕容麟向镇守龙城的慕容亮告发。

    那么问题就来了:慕容麟是什么时候去的龙城?邺城在河北临漳县,龙城是辽宁省朝阳市,两地相距一千公里。慕容麟告发老爸叛逃,应该是立了功的,他不好好呆在邺城,为啥子要去千里之外的边陲?

    并且,慕容麟向慕容亮告发他哥哥的偷袭计划,说明他那时应该在慕容令军中,和他哥共同起兵叛乱。慕容麟是自己去的沙城,还是和慕容令一起被发配去的沙城,翻遍史书也没找到任何线索,这个人像是凭空出现在那里,然后被扣上一口黑锅。

    再说一下慕容麟生母之死。史书上记载,秦国灭燕后,慕容垂跟随苻坚进入邺城,立即杀掉了慕容麟母亲,却不忍心杀慕容麟,把他流放出去,不再相见。

    慕容麟逃回邺城告密是在一年前,慕容垂为什么不当时就杀了慕容麟生母?他在气头上不杀,而是耐着性子等到一年后再杀,由此推断不是他不想杀,而是杀不到,因为他出逃时没有带上慕容麟生母,把她丢在了邺城。这样或许可以解释慕容麟为什么离开父兄,冒着极大的风险跑回去。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是眷恋母亲的,慕容垂姬妾众多,慕容麟的生母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他可以丢下,不管她死活,作为儿子,慕容麟怎能丢得下母亲?

    慕容麟后来受到老爸重用,受封赵王,骁勇善战,为后燕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与兄弟们不和,老爸死后不服慕容宝管束,参与篡位的阴谋,后燕的灭亡他也有份。不知是不是因为目睹生母被杀,心理受到了创伤,才有这些被人称为奸诈反复的行为。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提到了慕容麟:慕容复取出“大燕皇帝世系谱表”……“另起一行写道:“世祖武成帝讳垂”,其下写道:“烈宗惠愍帝讳宝”,其下写道:“开封公讳详”、“赵王讳麟”……慕容麟曾自立为帝,很快就被北魏打败,自去帝号,投奔慕容德。慕容麟称帝前后不到两个月,金庸并没忘记把他列进谱表。

    东晋十六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精神不受桎梏的时代,是烽烟遍地命如草芥的时代,也是男人纵横驰骋无所畏惧的时代。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他们是五胡,他们也是我们的祖先,他们与汉民族相互融合,他们彪悍勇猛的血液流淌在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血管里。

    注:本文所涉及的重大战役和历史事件,都尽量与史书记载保持一致,但毕竟是穿越文,不能当作正统的历史文。完结后,作者将在17K平台上把已发布的章节做一些修整,润色文字,去除纰漏。请支持正版。在此感谢所有读者,祝平安顺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