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后记 (第1/3页)

    王尔德说:我们对历史的唯一义务是重写它。

    东晋十六国是一个及其混乱的时代。东晋退缩到长江以南,中原大地群雄迭起,战乱频繁,大大小小的政权不止十六个,称王称帝的有两百多人。这个时代虽没有像三国时期那样有诸多名垂青史的将才,但也不乏个性鲜明、绝无仅有的人物,慕容冲就是其中之一。

    从皇子到娈童,长大后复国称帝,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命运多舛。史书上对他都是负面评价,残忍、狠毒、屠戮百姓之类,但在那种乱世,哪个豪雄手上没有大把的人命呢?史官损他可能是因为他进攻长安,导致苻坚被害。苻坚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个英明宽仁的君主,史官偏向于他,必定会憎厌慕容冲。

    慕容冲十一岁时国破家亡,被苻坚收入皇宫,与姐姐清河公主侍奉床第,宠冠后宫。这事若放到现在,苻坚绝对要被网民骂得狗血喷头,炼铜癖的帽子戴得妥妥的。即使在性观念开放的古代(只对男性),也是一桩丑闻,成为长安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市民编的歌谣都上了中学历史课本。但史官们对此隐晦不言,除了晋书略有描述,资治通鉴上一句带过。

    童年的惨痛遭遇对慕容冲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重创,没有心理医生疏导,难免性格扭曲。他听闻淝水大败,第一个举起反旗,凭一人之力攻下长安,逼走苻坚,摧毁了秦帝国。

    说他凭一人之力攻下长安,是因为他手下的虎狼之师由鲜卑和匈奴组成,鲜卑人想回东北老家,匈奴想要烧杀抢掠。长安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起兵反叛的豪强没有人敢来与苻坚正面对抗。长安保卫战打了将近一年,死伤无数,中原第一城城池坚固,从外面根本攻不下来,只能围困,等待里面弹尽粮绝。慕容冲若没有铁腕手段控制住军队,那些鲜卑人早就跑回老家,匈奴人也要到别地方抢东西去了。

    如果慕容冲没有被迫入宫,那么他的心里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怨恨,或许他就会回到燕国故地,去和慕容垂争地盘,苻坚就能保住半壁江山,为秦国续命。

    苻坚在城头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敌军,叹道:吾不用王景略、阳平公之言,使白虏敢至于此。他说错了,他要后悔的是当年不该那样荒淫好色。

    接下来还要说一下慕容家的另外两个杰出人物,在史书上各占有一定篇幅。

    慕容令是个很倒霉的人,他是王猛所施金刀计的唯一受害者。他英年早逝(估计二十岁左右),没有战绩,也没来得及建功立业,资治通鉴却有三十处提到他,详细描写了他的受害过程和冤屈无助,体现出司马光对他的同情和惋惜。

    慕容令是嫡长子,封为世子,就是继承人的意思。他第一次在史书里出现,是吴王慕容垂遭到太后可足浑氏和太傅慕容评的迫害,满怀忧虑的时候。他提议退守龙城以自保,慕容垂接受他的建议,带着全家出走。半路上弟弟慕容麟逃回告密,朝廷派大军追杀,他对老爸说:太傅嫉贤妒能,人人愤恨,您不如拨给我几个人,我回京把他杀了,然后我们规劝皇帝,整顿朝政,安定国家。(从这里看出这人有点愣头青,也是个狠角色。)慕容垂害怕失败,没有同意,一家人向西逃往秦国。

    逃亡路上慕容令显示出他超强的武力值和军事才能,他为家人断后,击败大将慕容强和吴归,保护了全家。一起出逃的还有他的堂兄慕容楷和舅舅兰建,应该都是能打的,但资治通鉴上没有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