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二章 耐人寻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二章 耐人寻味 (第3/3页)

”朝会上的谈资。

    “哈哈哈,这个小子,还真能折腾啊,众卿都好好瞧瞧吧。”

    官家赵扩,将自己看了无数遍的战报,让老太监传了下去。

    史弥远、程珌、薛极、胡榘等朝中大老,一个接一个地看了一遍。

    最终,赵扩觉得不够过瘾,大殿中还有很多中低级别的臣子没看到呢。

    就让老太监,当场又诵读了一遍。

    既然是战报,当然要详细讲述大宋一方的参与,郭默如何运筹帷幄,燕王护卫军如何骁勇善战,如何将蒙古、金国、西夏玩弄于股掌之中。

    “诸卿,现在看来,西夏境内的局势,一年之内应当趋于稳定,三国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蒙古铁骑将重点放在对付金国上,众卿觉得我们大宋,该如何从中渔利呢?”

    好嘛,这官家都学会主动去趁火打劫了?

    曾几何时,连南方的“罗氏鬼国”来求依附,大宋都不敢接纳。

    只是憋屈地偏安江南一隅,还年年向金国上交“岁赋”。

    这两三年来,郭默的出现,带动着整个大宋朝也扬眉吐气了。

    “官家,对于此事,‘燕王’殿下可有什么指示?”

    老程珌先说话了,现在这老家伙可不得了,忙得跟个陀螺似的。

    本身是礼部尚书,最近又开始跟金国的使团打擂台了,又兼任着枢密院的副使。

    这半年来,逐渐地在枢密院也掌握了一定话语权。

    之前的洛阳之行,老程珌彻底地成为“燕王”殿下的拥趸。

    可以说,只要郭默不造反,老程珌就能挺他到底。

    “那小子啊,之前竟然冒失地让‘敦武军’,趁机又偷袭了河东北路的孟州和怀州,这不又给你老程惹麻烦不是?”

    “哈哈哈——老臣不嫌麻烦。”

    好嘛,这两老货,他们真的是来上早朝的吗?

    “官家,老臣教子无方,还望官家恕罪。”

    那两个老货在那里耍宝,没想到兵部侍郎孟宗政也不甘寂寞,出班上奏。

    大家都知道,是他的儿子孟共,亲自带着一万“敦武军”,趁着黄河结冰,北渡黄河,才偷袭了孟、怀二州的。

    现在,他居然也跳出来,跟官家和老程珌一起搞怪?

    话说孟宗政,你不一直是位敦厚老实的长者吗?

    “燕王倒是有一个新的提议,今日在大朝会上,大家也议一议,如果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明年开春就按这个执行吧。”

    好家伙,您这还没说是啥事呢,就要定性了吗?

    “岳卿,此事还要你鼎力支持才行。”

    赵扩对着户部侍郎岳珂道。

    “不知燕王殿下所言何事?有需要老臣之处,老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嘛,现在都流行这样说话吗?

    “燕王觉得我大宋的兵力还是差了点,无论是数量还是训练水平。”

    “他打算重建‘岳家军’,而‘岳家军’都统制,亲点了你家岳翱的名字,面向全天下征兵,而不仅仅是大宋境内。”

    这个意义就大了,当年“岳家军”横扫金兵,马踏黄河两岸。

    郭默之所以提出全天下征兵,其实就是想唤醒当年“岳家军”的旧部,他们是死了,可他们的后代还在。

    哪怕是传了两代人,三代人,骨子里那种对“岳家军”的归属感还在。

    一旦“岳家军”的大旗重新树立起来,自然会有人云合景从。

    “这...老臣不敢,军队都应当是大宋的军队,是官家的军队,老臣以为不可再用‘岳家军’字样。”

    岳珂立马跪倒在地,当年之时,倒是有不少以主将命名的军队,尤其“岳家军”更是显赫一时。

    可是,强如当年的岳武穆,才有了功高震主之祸。

    事到如今,再也找不到主将命名的军队,现在提出重建“岳家军”,岳珂怎敢接这个话茬?

    “哈哈,岳卿多虑了。虽然这小子有时候也不着调,但是这个重建‘岳家军’的提议,朕是完全赞成!”

    “另外,燕王建议,将‘敦武军’、‘靖难军’、‘忠顺军’和‘岳家军’,都定额为五万步骑。”

    “擢岳翱任‘岳家军’都统制一职,当年岳雷将军用的‘八宝驼龙枪’,一直供在大内,一并赐予岳翱。”

    “岳卿,燕王偶尔得到了岳武穆的遗泽,‘武穆遗书’,军中将领多有研习,今日朕将原本赐予你,也算物归原主了。”

    “老臣岳珂,代表岳家上下,叩谢官家——”

    官家赵扩的一连串恩赏,岳珂早已站不住了,双膝跪倒、匍匐在地、泣不成声。

    “史相,朕如此安排,您看可有何不妥之处?”

    身为人君,赵扩还是要做出礼贤下士的态度,毕竟史弥远还是百官之首。

    “官家烛照千里,老臣心服口服。”

    看来,史弥远的心火还挺旺啊。

    最近这半年,史弥远韬光养晦了不少,但是却在秘密进行一件事情,那就是“夺位”。

    他算是看出来了,原本整天病恹恹的官家,这两年居然一天比一天健硕了起来。

    每年秋天,还要到临安城外打猎去。

    骑马射箭,虽然做不到箭无虚发,每次出马还真没有空手回来过。

    整个皇宫,整个临安城,已经被赵扩经营的铁桶一般。

    别看“敦武军”现在只有五万人,问题是郭默出了一个点子。

    每隔几个月,从“敦武军”抽调两千人,替换临安的禁军。

    而禁军不断地演武,淘汰老弱,除了从“敦武军”调配,也算是只出不进。

    两年多下来,拱卫临安的五万禁军,已经超过一半人,是从“敦武军”训练出来的。

    无论是军中,还是朝中,官家赵扩的影响力,或者说燕王赵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史弥远只好剑走偏锋,联合太子,直接夺位,想想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早在几年前,史弥远和这位太子殿下赵竑,那可是势同水火啊。

    太子赵竑更是深恨史弥远,宫里墙壁上有一张地图,赵竑指着琼崖州说:“我日后如得志,就把史弥远安置到这里。”

    没想到就是这样敌对的两个人,却因为一个横空出世的郭默,而诡异地走在了一起。

    史弥远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而赵竑,虽然被立为太子,赵扩对他也不算太差,衣食用度都是太子该有的章程。

    但是,郭默被封燕王,总揽大宋全部兵马,朝中大臣又多有拥护。

    虽然他叫郭默,但是官家也赐名赵昊了啊。

    这两年,已经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到赵竑的耳朵里。

    说什么大家都觉得,只要能让大宋强盛,是不是真的赵氏子孙,其实没那么重要。

    这样的言论,明显对郭默极为有利,而对太子赵竑,却像是灭顶之灾。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言论,自然是史弥远的杰作,就是要他听到耳朵里去。

    直到有一天,太子赵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折磨,醉倒在了“留香苑”。

    “留香苑”——临安城有名的青楼妓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幕后老板就是当朝的百官之首,史弥远。

    当赵竑再次醒来的时候,是在一间安静的密室里,密室中只坐着一个人,那就是史弥远。

    没有人知道,他们两个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从此以后,太子赵竑就老实了许多。

    不再出宫门一步,平日里读书练剑,对官家赵扩,晨昏定省,还总是被一些朝臣撞见。

    而近些时日,赵竑更是多次争取侍奉官家用茶、用膳。

    似乎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着,可是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却没看到官家赵扩的身体出什么问题。

    就像现在,赵扩又在大朝会上,胜了史弥远一局。

    “岳卿,重建‘岳家军’是件大事,燕王的意思,是让岳翱从‘敦武军’带一百名中下级校尉,再带五百亲兵护卫过去。”

    “这样一来,也不至于白手起家。你作为户部官员,要在物资上给予绝对支持,就按照‘敦武军’的成例吧。”

    赵扩说完,就宣告了退朝。

    临走前,还有意无意地,看了史弥远一眼。

    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