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灵活的底线 (第3/3页)
难度,只是想要做得好特别难。
而一旦做出来的产品不咋地,也很难起到一机成名的作用啊!
这款智能机可是肩负着威酷电子转型,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作用,自然是有限的时间里能做多好就做多好。
当然,如果到最后实在没办法,那么徐申学也不会死撑着,而是会在适合的时间阶段里直接向市场推出半成品……比如金属机身搞不定,那么就先搞塑料机身呗。
电源控制,续航搞不定,那就简单粗暴的加大电池容量,散热不好搞那就再加大一些机身空间,大不了再往机身厚度增加一两毫米,宽度也稍微放宽一些。
甚至到了极端情况下,徐申学也会放弃可拆卸电池方案,直接走可拆卸电池路线。
徐申学其实是有灵活的底线的……但是这个底线他不会告诉智能机项目组。
要不然他今天刚说,后脚人家研发工程师就直接摆烂了……要求没多高,随便搞搞就成了,那还天天熬夜抓光头发干啥?
我准时下班,上班时间还摸鱼它不香吗?
搞研发还是要给一些压力的,不能得过且过,不然人家真摆烂给你看。
相对于智能机项目困难不小,各种乱七八糟的麻烦众多,威酷电子的功能机业务就要顺畅的多,尤其是临近年底迎来了一波购机潮。
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渠道的手机销量明显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威酷电子的手机工厂产能到了极限,敲定代工厂已经迫在眉睫。
威酷电子有限公司,二楼总经理办公室里,徐申学和白启文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着代工厂的事。
白启文放下茶杯道:“经过我们市场部同事的调研,还有采购部同事的配合,我们前期一共调研了二十多家不同的手机工厂,排除一些经营风险较大,技术能力不足,产能不足,价格较高的工厂后,最后拟定了三家候选工厂!”
此时的徐申学手中就拿着这三家手机代工厂的详细资料报告翻看着,徐申学一边看,白启文也一边说:“这三家工厂大同小异,实力都还不错,产能最少的也有月产三万多台手机,多的产能甚至有十万台,价格方位也都区别不是很大!”
“具体选哪一家,还请徐总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