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 第809章 长安的反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五 第809章 长安的反应 (第2/3页)

还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么?”

    “殿下的意思是,这是陛下在试探?”杨怀之问道,“若是如此的话,那我们这个时候,倒是坐蜡了。

    做什么不行,不做什么好像也不行。”

    “这可能就是父皇要考验本王的。”李恪闻言,摇了摇头,道,“哎,这就是皇室,本王也只是皇室的一颗棋子罢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言语中多少带着点儿萧瑟。

    他能做什么?

    猜出了问题出在哪里又如何?

    他的父皇可是一点儿机会都没给他。

    “好了,传令下去,此事不可再议。”思量了半天,李恪这才说道,“我们这会儿唯一能做的,便是稳住长安,不管父皇是何心思,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能保住长安不乱,终究也是一大功劳不是。”

    说完,李恪也不想过多的言语。

    他很清楚,如今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很妙,总有种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感觉。

    可对此,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身在皇室,他怎么可能能避开这些?

    而在东宫,李泰也收到了消息。

    不过他的反应,就要比李恪轻松了许多。

    收到消息后,仔细判断了一番,他便一脸笑意地倒头就睡。

    李二的儿子,真没几个蠢的。

    只是略微思量了一番后,他就知道,此事儿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

    既然如此,他还担心个什么?

    至于说李二的安危,开什么玩笑,李二真要出了什么事儿,这消息都传不到他这里来,对于这点儿,他还是很清楚的。

    相对李泰的轻松,长孙冲这些人就淡定不了了。

    在收到消息后,长孙冲便把大明在长安的所有官员都召集到了一起。

    这会儿,众人脸上的表情却是各异。

    不过半晌都没人说话。

    长孙冲见大家都不开口,这才说道:“情况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如今陛下在暹罗遇刺,殿下作为大明太子,总该总点儿什么才是。”

    “要我说,还做什么啊。”房遗爱闻言,顿时忍不住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生死不明,这时候就该去信雅砻江畔,南征也不用打了,赶紧领兵回长安才是。

    陛下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还需要殿下坐镇长安。”

    他脑子就一根筋,那是真不爱动。

    这会儿,在他看来,陛下生死不明,正是殿下回大唐主持大局的时候。

    至于南征,小小天竺,什么时候不能打?

    总不能干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儿吧?

    听他这么说,倒是也有人纷纷附和了起来。

    一时间,他们甚至商议着大军该如何行进,听到他们越说越离谱,王德全连忙站起身,说道:“现在兵入大唐还太早了一些,大唐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谁都不清楚。

    贸贸然大军入境,难免不会引起两国矛盾。

    而且,谁知道这是不是一个阴谋?

    大唐皇帝遇刺,就连我们这些人都收到了消息,诸位就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么?”

    王德全在长安谋划了这么多年,倒也长进了不少,见多了大唐朝堂上的阴谋诡计,他现在遇任何情况,都会多想一二。

    程处亮见状,也点了点头,说道:“王侍郎说得在理,如今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这会儿,我们最好就是什么都不做,静观其变。

    同时也要提防蜀王借此机会,在长安搞什么小动作,尤其是军方。”

    “是这个理。”薛仁贵顿时也站了出来,说道,“殿下如今在雅砻江畔,我们消息传回去的时候,只怕黄花菜都凉了,与其让殿下从雅砻江畔撤兵,倒是不如提防着长安这边好了。

    如果大唐皇帝真有什么危机,想必蜀王定然会有动作。”

    “不单单蜀王那边。”程处亮闻言说道,“梁王那边也得留意一些,哪怕是越王,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就连其他藩王,都要派人盯着。

    别看这些家伙平日倒是老老实实的,可真要到了关键时候,保不齐他们会做什么。”

    “光盯着不行。”长孙冲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