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605章 大明进大唐 (故事9) (第2/3页)
只是这下李承乾提了出来,两人当即都是一脸的兴奋,尤其是孙思邈,他是最想让医道发扬光大的。
“殿下,需要老道做什么?”孙思邈当即问道。
李承乾笑道:“要想大明医院在长安站稳脚跟,自然需要孙院长亲自坐镇一段时间。毕竟,长安那边也是遍地名医,没有孙院长这样的杏林前辈,一般人在那里真镇不住场子。
不过如此一来,孙道长这些年的研究,可能就要耽误下来了。
毕竟,有些东西属于我大明的绝密,是决计不能带出大明地界的。”
说到这里,李承乾也有些歉意地看向了孙思邈。
孙思邈一把年纪了,还需要舟车劳顿就不说了,这还剥夺了他的权利,不管怎么说,都有些为难人了。
可孙思邈闻言,却是无所谓地说道:“那些都是小事儿。这几年,老道其实已经研究了很多,如今需要的其实也不是继续研究,而是将这几年的研究感悟,融汇贯通。
而且,日月山这边还有巢正在,真要有什么需求的时候,老道让人回来找他帮忙弄一下就是。
在这方面,巢正走得可能比老道都远了,有他相助,老道也放心。
至于长安那边,老道虚活一个甲子有多,纵使是太医属的那些老家伙,也得给老道几分薄面!”
他虽然心中还是略微有些不舍,但他这话也真的是发自肺腑,确实,这些年的研究感悟,也需要时间和实践去践行。
这也是他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忙忙碌碌的原因,因为大夫真就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理。
再说了,发扬医道本就是他从医以来的最终追求。
所以对于此番前往长安,主持大明医院长安分院,他是真没想过推辞,甚至还有种舍我其谁的自信。
见其答应了下来,李承乾当即就松了口气,说道:“对了,孙院长此番前往长安之后,有些事情,本王倒是希望孙道长多多注意一二。”
“还请殿下吩咐。”孙思邈当即说道。
“第一,本王要孙院长半旬进宫一趟,为本王母后调息身体。长安那边,本王也会打招呼,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接你。”
听李承乾说的是这个,孙思邈当即就点了点头。
这个没啥好说的,这是孝道,再迂腐的人,也只会称赞。
“第二,此番孙院长进长安,定然会引得无数人寻医问药。”李承乾继续说道,“不过,本王这里有个名单,孙院长务必要按照名单上优先处理。
而且,尽可能的治好他们的病情,就算治不好,能拖住也尽量拖住。”
一听李承乾这话,孙思邈皱了皱眉头。
这是要向权贵低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还真不愿意伺候了!
孙思邈这人,就这样,当年李二几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没搭理,宁愿猫在山里为那些山野村夫开药问诊,研究自己的医道。
这几年之所以愿意留在大明,那也是他在李承乾身上看到了振兴医道的希望,结果,李承乾却要给他个名单,让他按照名单上的人来。
都不用看那名单,他用脚指头都猜得到,定然是长安那些勋贵。
毕竟,平民老百姓,李承乾也不认识!
“殿下,这会不会有违殿下当初创办大明医院的初衷?”孙思邈毫不客气地说道,“老道记得,当初殿下创办大明医院的时候,为的便是百姓吧。
而我大明医院这些年来,之所以发展迅速,凭借的也正是这点儿。
如今,殿下是打算亲自毁掉我们大明医院的理念么?”
说完,孙思邈有些失望。
他其实能懂李承乾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李承乾要想登临那个位置,还是需要长安那些勋贵的支持。
而这也是一种笼络他们的手段。
李承乾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也是叹了口气,道:“本王明白孙道长的担忧,但有些东西,本王无法跟孙道长细说。
只能说,有些人,现在还不能死,他们都是大唐的国之栋梁,有他们在,天下不至于动荡,而他们要是没了,上来一些居心叵测之辈,天下难安了。
届时,孙道长纵使医者父母心,也救不回他们。”
说着,李承乾便伏案疾书,在桌案上写了一连串的名字,当即就让人递给了孙思邈。
孙思邈本来还是一愣,可接过名单后,心中却颇为失望,终究还是和他想得一般。
为首之人,便是房玄龄!
这还不是为了笼络这些人?
他不会政治,也不懂政治,反正李承乾的这番操作,就是让他觉得李承乾在为争夺那个大位做准备。
而什么让大明医院进驻长安,说白了,就是给他一个笼络大唐朝臣的机会罢了。
李承乾见状,苦笑道:“孙道长觉得房玄龄如何?”
孙思邈闻言一愣,但还是说道:“听闻他忠君爱民,是个好官。”
他也只是听别人说的而已,具体的,他也不清楚。
毕竟,这不是他熟悉的领域。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官,也将是名传千古的一代贤相。”李承乾继续道,“那孙院长觉得魏征此人何如?”
孙思邈想了想说道:“听闻此人屡次直言犯谏,旁的不知道,但他胆子之大,倒是久有耳闻。”
“对,如今大唐朝堂上,敢直言犯谏的人其实不少。文人嘛,多少都有些傲骨,尤其是那种只为名而不惜身的文人。
可像魏征这种,每次直言犯谏都能全身而退的人,其实不多。
这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