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146章 请我上门。 (第2/3页)
势力。”
就是如此,除了这个,杨林实在想不明白李勤俭为什么要近乎豪赌的放弃泾阳的基业。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杨林说道,“那就是老李和那位李公子在设套准备对我们动手。
但我思来想去,实在又想不明白我们有什么好值得人家惦记的。”
就这一点来说,他还真是冤枉了李勤俭,李勤俭之所以没明说,其实是因为这件事就没法说。咋的,他还能在信里说,大唐要对吐谷浑发起灭国之战了,赶紧来抢功?
这不扯淡么!
“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王德全脑门儿都疼。
赶紧拿个章程出来吧,李勤俭既然给他们捎了信,肯定也给自己家里捎了信,搞不好这会儿家里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咬了咬牙,杨林说道:“赌了!本来我们都快一无所有了,要不是李公子搭把手,哪儿有我们东山再起的机会,真要是赔了,就当是报恩了。”
别看他话是这么说,其实他是想说的是,人家真不一定能看得上他们的那点家业,毕竟他们现在的风光,还是人家一手铸就的。
王德全当然也懂这个意思,当下点了点头,就说道:“那就回泾阳,拾掇一下,这一次,我把大郎也弄过去。”
他自己是不会去的。
泾阳是根,长安是枝叶,哪怕真在西北吃了大亏,但只要守住泾阳的根,那就一切好说。
杨林也是这个意思。
至于说粮食,那也是个麻烦事,不过他们现在倒也不缺粮食。
不多时,两人就回泾阳安排了起来。
而他们一回泾阳,顿时就让崔浩等人如临大敌。
上一次这三家人如此般的大动作,使得他们损失惨重,这一次又来,莫不是李承乾又折腾出了什么幺蛾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他们。
而像黄嵩这些泾阳本地商贾,一个个也是盯着三家人的大动作。
羡慕啊,自从当初长明粮铺开业以后,这三家简直是名利双收,到了现在,谁人不知道长安城如今风头最盛的长明商铺是他们的买卖?
再看看崔家,当初的崔浩是怎样的意气风发,随便走在大街上,街坊四邻的谁不把他们当做恩人一般看待。
可如今呢?
崔家粮铺门可罗雀,关键是,粮食还不敢降价。
当初杨林可就说了,只要他们敢降价,那他就会帮崔家扬名。
崔家,可不紧紧是泾阳崔家。
而长明粮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长安运来,哪怕这样让长明商号实际上会少赚半成到一成的利,但对此,不管是杨林还是王德全,都没意见。
钱赚够了,但这气可还没出够。
在家里折腾了一番后,杨林和王德全不约而同的去了李勤俭家。
如今,李勤俭不在家,长子也跟他一起走了,剩下的几个儿子正在不遗余力的完成他交代的事情,所以,招呼两人的便成了李勤俭的发妻。
“两位也看到了,家里正在忙活,让我一个妇道人家招呼两位,倒是怠慢了两位。”李勤俭的发妻年岁三十多,谈吐倒也说得过去,据说昔年也是泾阳城数得上号的美人,若非身份低了,估摸着也轮不到李勤俭。
“嫂子说笑了。”杨林笑道,“我们也收到了老李的来信,这不,家里也在忙活,只是很多事情我们知之甚少,也就来找嫂子问问情况。
老李在信件里说,李公子让我们此次过去的时候,尽量多置办一些粮食,可也没给个具体章程,这要是我们贸然从长明粮铺抽走粮食,怕是昔日的骂名又会卷土重来。”
一听杨林这般说,李勤俭的发妻也笑了,不过没急着答复,而是再次问道:“两位也准备将家里的重心放在西北?”
他虽然不知道李勤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但在信里,李勤俭说得明明白白,这是他们李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搞不好还能封妻荫子。
在这一点上,李勤俭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
说到底,没有谁是圣人,怎么可能事事都与人分享?
他能提点杨林两人一句,已经是相当够义气的了。
“那是自然。”杨林笑道,“我们如今的一切荣耀都是李公子赋予我们的,投桃报李的道理,自然是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