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多尔衮的末日! (第2/3页)
猛地拽住了缰绳。
猛地停了下来,漠南蒙古和朝鲜在大明的使臣也不约而同地递交朝拜的奏疏,希望面见大明皇帝陛下。
就连额哲等漠南蒙古诸旗主也全都递交贺喜的奏疏。
各地天灾频仍、流寇难平、边饷匮乏、吏治紊乱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各地的官员也一窝蜂地开始向朝中递交奏疏表明自己的立场。
而在此之前,皇帝将这些问题抛出来的时候,大明的朝臣却极尽应付。
除此之外,还有皮岛,尚可喜的奏疏也紧随而至,态度之谦卑,言辞之恳切,奏疏上丝毫不吝啬赞美和奉承之意。
朱常淦再一次对内阁进行了大改组。
他先是在此之前把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给免了阁职。
这样内阁之中便彻底铲除了坐师制度滋生出来的利益集团。
不仅如此,内阁人数也降了下来,除此之外,朱常淦再次出题考试,让吏部等衙门走了一趟会推的形式,抬许赐复和李邦华入阁。
而这次,满朝文武没有一個再站出来反对。
“既然众卿无异议,那便退朝吧!”朱常淦看着朝中众臣,一直以来,大明的内阁成员大多是词臣出身。
对于大明各部门的实务却是贫乏的未必比农民强,所谓的顾问辅佐,都是屁话。
而大明需要的是有实际工作经验又通达干练的大臣集中在内阁里,形成一个通晓六部公务,有实效的班子。
……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东南,郑芝龙第一次送来贺表以及奏疏,他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郑成功送入大明的京都来学习。
“很识趣嘛!”朱常淦不由笑道。
所谓的前来大明学习是假,送质子入京是真,看来满清的失利,让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
生怕大明腾出手来,将他给直接归拢了。
“传朕的旨意,东南水师的舰船,拨三分之一给登莱水师,另朕欲建松江水师,问他是否愿意前往?”
“是,皇爷!”王承恩领旨出去。
一切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这让朱常淦突然有些寥寥之感,就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