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崇祯:我成大明“心腹大患”了? (第2/3页)
可以说这些流寇面对的不是官军的刀枪,而是一个个官军的脊背。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不到,信王的大旗就插在了应山城的城楼上,此时雾气已然消退不少,数万流民看到城墙上的旗帜,无不雷动。
越来越多的流民冲入城中,不消一刻钟,应山城全部沦陷。
县令、县丞、师爷等全部落网。
翌日,开仓放粮,杀劣绅、恶霸二十九人,分田亩五万余亩。
应山县上万名青壮,加入“信王”的队伍。
至此,崇祯原本的八万多人马,加上孙可望的一万人马……手下的兵勇超过了十万之巨。
应山城陷落的消息一出,“信王”也随之名动天下。
十万!
超过这个数字,也就预示着“信王”这个名号,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李自成,张献忠为何被大明朝如此忌惮,正是因为他们大规模攻城掠地,连明军的总兵都能歼灭。
李自成一连干掉曹文诏、俞冲霄、侯良柱、吴鸣凤四个总兵,在四川连破三十八州县,人数曾一度达到十数万人。
……
孙传庭部,
有传信兵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气喘如风箱。
“报!湖广……传来消息”
“何事?”
“‘信王’攻打应山县,携十多万流寇南下,意欲攻打武昌。”
“什么?”
中军营帐之内,曹变蛟,罗尚文,左光先,祖大弼等将领无不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十多万之众?湖广总督怎么搞的,竟然养出如此大患?”
“总督,我们不如直接入湖广,将其灭之?”
孙传庭摇了摇头,“一步步来,如今包围圈已经形成,不能妄动,要不然前功尽弃。”
话虽这么说,但他的表情同样不可思议,“他竟然发展的如此迅猛?”
“总督莫非知道此人?”曹变蛟忍不住问道。
见所有人都看着他,孙传庭坦然道:“大明匪患,我自然全认识,此人崛起于两个月前,只是没有想到窜起来的这么快……”
但他心里却是心潮迭起,当初皇帝给他密旨的时候,他还曾疑惑皇帝为何给他不要剿灭这支流寇。
如今看来,陛下就有些高深了。
这个“信王”,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嗯?
孙传庭品出来其中的意味,这莫非是陛下的人?
要不然谁会用信王这个名号?
陛下有如此安排,那么自己也要尽快进程才是,眼见众将领还在议论,孙传庭目光如火道:“所有人听令,眼下匪寇猖獗,我们岂可歇息,当一鼓作气势如虎,剿灭河南流寇,入湖广、南直隶。”
“末将遵令!”
“末将遵令!”
“……”
……
同样,正在准备与孙传庭战斗的回革左五营闻听湖广的战报。
“十万人之巨了?”马守应表情呆滞,满眼的不可思议,“那岂不是比我们人数都多了?”
马守应、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合军,纵横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势力甚至超越闯、献二雄。
人数最高时也不过十万,即便如此兵威盛极一时,成为起义军中坚。
也正是如此,他们面对张献忠的并军,无动于衷,对于孙传庭,想碰一碰。
“此人之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贺一龙皱眉问道。
“我之前也不曾听说,但这两个月却是冲势极猛,口号是“均田分粮”,百姓的呼声极高。”革里眼贺锦抢先说道。
“这人厉害啊……荥阳十三家,如今岂不是要再添一家?”
“哎,如今人家势大,恐怕不满足于末位……”
马守应摇头道:“荥阳十三家早已经排好座次,如今加入一家进来,往前面添,前面的人不愿意,可往后面添,人家十万兵马,又岂会屈居于人下?”
相比而言,马守应的担忧要超过兴奋。
与其他反王相比,他们离着这位“信王”最近,不过几百里之地。
“一山不容二虎”,两王相遇必有一争。
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
与此相对的是李自成、李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底涌现出更多的是懊悔。
“我就说‘均田免粮’是最好的口号,可惜被‘信王’给截胡了。”李岩攥着手指,满嘴的苦涩。
他研究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朗朗上口,足以挑动人心的纲领,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影响,便听说已经有人提出来了。
真是……当初自己为何不早点脱离红娘子,前来投奔闯王?
如今追悔莫及,只能弄一个“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怎么看都不如人家的“均田分粮”。
“十万之巨……”李自成表情发僵,自己兜兜转转,如今不过数万之众,反而人家后来者居上,颇有一种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感触。
心情有些沉重。
“闯王,不可气馁,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断,眼下正是咱们最好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