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3章 漠南蒙古递交降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3章 漠南蒙古递交降表 (第2/3页)

此胶着。

    “还真是耿仲明!”

    如今亲眼看到耿仲明,他才豁然发现这事情的可怕之处。

    只觉得浑身的血液流动都加快了几分,簌簌地冲入心脏之中,心脏承受不住又将血液给死命地挤了出来,脑子“嗡嗡”的转个不停。

    四肢却冰凉,整个人就这么直愣愣地看着耿仲明的脸。

    不仅是祖大寿,祖可法以及辽东的诸多将领,此刻的脸上同样表情各异,显示着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其中脸色最丰富的却是一名副总兵。

    吴三桂。

    他之前曾力主建议自己的舅舅祖大寿不要对明廷太过卖力,做做样子,保存实力才最要紧。

    “难道,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他在心里无奈的嘶吼道:“嘉定伯当初都将你许配给我了,为何皇帝要横插一手?”

    ……

    消息传回京师,朱常淦都不由一愣,“想不到竟然会有意外之喜?”

    “赏,此次所有参与的锦衣卫将士每人一百两银子,王承恩,你亲自去办,送到家里,不可透露风声。”

    事情表面上是天佑军叛变,但其实里面离不开锦衣卫的运作。

    锦衣卫、夜不收,分散驻扎在盛京,其中不少就在天佑军所在的区域。

    孔有德带领的这支部队,在大明这边的时候,就军纪败坏,不听明廷的指挥,冒领军饷,骚扰敌方。

    到了满清之后,虽然有所收敛,但狗改不了吃屎,收敛的有限。

    以至于无论是清八旗,还是蒙八旗,都对其极为鄙夷。

    也曾爆发过多次小规模的冲突和闹事。

    “天佑军”对满人、蒙人仇怨极大,再加上这两个月明朝锦衣卫、夜不收的拱火,分化利诱。

    终究还是爆发了。

    “另外,命令他们全部蛰伏,暂时不要露头,等下一步命令。”

    “是,皇爷!”

    与此同时,军机处内。

    大明的几个重臣也是个个眉飞眼笑。

    孙承宗捋着胡子,“此役,堪比通州大捷了。”

    “是啊,陛下圣明!”李邦华朝着乾清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不费吹灰之力,就捣毁了清廷的火器营,即便他们重建,也需要不少时间。”

    “也算是报了吴桥兵变之仇。”

    崇祯五年,孔有德带着大明朝最先进的火器营,在吴桥起兵叛变,与耿仲明渡海投降后金,使得崇祯想建立一支火器劲旅的计划泡汤,更一举让后金的火器赶超了明廷。

    如今还是这支部队,不过兵变的地方却是放在了满清的盛京。

    一场爆发,死亡数千人不说,更直接让满清火器营一朝回到建设前。

    这内心的舒适感,简直难以言表。

    ……

    而额哲这边,朱常淦也是旅履行了他的承诺,将他给放回了漠南蒙古草原,但放是放回去了,但如今的漠南蒙古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漠南16部,49旗,却是日子难过的紧。

    他们不想投降明朝。

    可不投降明朝,宣大、蓟辽、密云的兵锋便不断的进入草原,抢他们的马匹、牛羊。

    漠南蒙古一战,四大营以及宣大、密云等兵马,一举击穿蒙古诸部。

    回来的时候,从蒙古带回来大量的马匹。

    不说四大营挑走的。

    单单卢象升这个宣大总督,下面就新组建出了三万骑兵。

    洪承畴履新蓟辽总兵,自然也不可能放过这机会,蓟辽几个总兵也新添了两万骑兵。

    密云多了一万骑兵。

    此消彼长,大明靠近北面的各边镇,实力增加了不止一筹。

    而且为了继续削弱漠南蒙古诸部,宣大、蓟辽、密云等明军采取不间断的骚扰,防止蒙古兵再次卷土重来。

    趁它病,要他命。

    以往满、蒙骑兵入关,每次都掳走大明数十万人口和牛羊,卢象升、洪承畴又都不是那种“愚仁”之人,一有机会便会出关。

    额哲看着草原上的乱局,眼眶发红,“我漠南蒙古诸部该何去何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