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就在今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章 就在今晚 (第2/3页)

    等朱常淦回到自己房间,不由叹了一口气,不说其他,单单就他们襄王府,就可以看的出来,皇室贵胄的所过的生活有多么的骄奢淫逸。

    生前披金戴玉,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还要把大量珍宝带进坟墓,盛殓厚葬,妄想继续享用。

    以前几天家里一个奶奶去世来说,仅仅陪葬的黄金就上千两,各种宝石、美玉自己都数不过来,这要是藩王去世,那就更不得了了。

    朱常淦叹了一口气,“都是问题,都需要处理。”

    不仅宗藩的事情要处理,文官、武将、勋贵贪腐也要处理,但这些利益集团庞大,根深蒂固。

    他们如水蛭一样,贪婪的吸食着大明朝的方方面面,皇帝如果对他们有任何的异动,就会引起他们的剧烈反弹,动荡大明朝的根本。

    “所以啊,还得是军队,军权在谁的手里,谁才是老大。”

    朱常淦看着东方,红莲披早露,玉貌映朝霞。

    “到点了!“

    ……

    朱常淦豁然惊醒,发现自己已经在早朝之上了。

    艹,昨日自己还专门留了纸条,让崇祯别上早朝了。

    因为上早朝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反而是浪费时间,甚至是给自己惹麻烦。

    果然,

    一个身材短小,头脸狭窄的人站了出来,正是成国公朱纯臣。

    “陛下,臣以为该议一下给京营发放粮饷的事宜,自去岁以来,京营上下十五万将士的粮饷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再这样下去,臣担心发生哗变。”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为之一静。

    哗变!

    这个字眼,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令人脸色生变的字眼。

    特别是在崇祯朝,发生了数次哗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

    同样是欠粮饷,只是那次欠粮饷累积百万之巨,而崇祯没有重视,反而加重矛盾,裁减军饷、田赋加派,转嫁财政危机。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辽东战局。

    东江饷定额由100万两裁成24万两,引发毛文龙两犯登莱。

    蓟密永三协裁撤新军,引发蓟军哗变,10万蓟密守军缴械投降,叛明投敌。

    这是己巳之变,后金攻入关内的最重要因素,对明末的形势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东江裁饷。

    恶化的是整个大明战局,为后来袁崇焕之死,埋下了伏笔。如果说之前袁崇焕五年平辽还有机会的话,己巳之变彻底让他丧失了信心。

    而己巳之变的哗变还在继续,

    山西总兵张鸿功带着士兵们前来京城勤王,但因为没有带够足够的口粮,士兵们变成一群兵匪,抢掠百姓。

    五千精锐一哄而散,主将耿如杞、张鸿功被处死。

    除此之外还有陕西三边军队在勤王途中也一再发生哗变,对陕西农民起义起了推动作用,因为奉命勤王的都是当地驻军中的精锐,他们的被杀与一哄而散。

    此后大明军队的每一次哗变,不仅打乱了大明朝廷的军事部署,更是牵扯了朝中和地方官员的大量精力,那些参与兵变的士兵,往往不敢回归队伍,而是成群结队的加入了农民起义中。

    这些哗变的将士受过军事训练,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的加入,大肆提升了农民军的战斗力。

    这些年,农民起义兵一次比一次作战勇猛,与大明朝军队的几次哗变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

    “危言耸听!”朱常淦猛地站起身,气的骂道:“朱纯臣,你吓唬谁呢?”

    “朕让你执掌京营,你就如此和朕回话?朕今日就把话放在这里,京营哗变,第一个治你的罪。”

    眼见皇帝脸色不对,温体仁站了出来,“成国公,切勿夸大其词。”

    “成国公此言差矣。”礼部侍郎范复粹也站出来说道:“京营乃天资亲军,岂可哗变?”

    文官们虽然看上去是斥责成国公,但语调和措辞却一点不严厉,反而余光却是不住的看向皇帝。

    朱纯臣也是梗着脖子,看向皇帝,希望皇帝给自己一个答复。

    凭什么勇卫营就能有50万两银子,而京营十多万之众,却没有得到一分钱?

    而文官们也等着看皇帝如何处理。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皇帝竟然站了起来,扭头往宫内走,“王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