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 (第2/3页)

,无法做到一言九鼎,结果可想而知;牙帐在东面的努力也是屡屡受挫,先是远东霸主高句丽被中土打趴下了,现在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又互相打起来了,而更糟糕的是,牙帐内部矛盾也因此愈演愈烈,始毕可汗继位后把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都安排在了最好的位置上,把对手都排挤到了贫瘠的碛北和碛东南,如今始毕可汗需要碛北和碛东南与他齐心协力的时候,冲突爆发了,结果不言而喻。

    碛北第一权贵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是启民可汗的同母弟弟,当初始毕可汗能够上位,与他的支持密不可分,但始毕可汗上台之后立马“翻脸”,叔侄二人矛盾激烈,始毕可汗几次都想搬掉”这座“大山”,奈何阿史那苏尼失德高望重、功勋显赫、深得人心,并且有可贺敦义成公主的鼎力支持,他根本就搬不动。现在始毕可汗若想与西突厥结盟,首先就要“逾越”阿史那苏尼失这座大山,这个难度不是一般得大。

    但这不是史蜀胡悉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阿史那咄捺,是弱洛水两岸的东胡诸种。

    史蜀胡悉临危受命赶赴碛东南,主要任务就是稳定东北之地,牢牢控制东胡诸种,而上策当然就是欺骗中土,赢得中土的默契,双方相安无事,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中土既然估计到大漠要提前发动南北大战,当然要想方设法遏制和削弱大漠,否则燕北就不会突然陷入混乱,怀荒边市也就不会突然崩溃,南北回易的一条重要渠道也就不会突然断绝。而接下来中土的目标可能就是东胡诸种,先行铲除大漠“羽翼”,于是史蜀胡悉的中策就是以东北之地为陷阱,把中土拖进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然而他失算了,中土借刀杀人,而刀死而复生,甘心情愿为中土冲锋陷阵,结果突厥人被动了,现在若想逆转局势,突厥人唯有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承担起宗主的责任,主动保护奚族,主动杀进奚地攻击刀,抢在中土击杀奚族收复安州之前,摧毁中土的阴谋。但是,阿史那咄捺,还有远在弱洛水的名义上的东胡诸种的最高统帅步利设阿史那咄尔,都是牙帐保守派,都遭到始毕可汗及以其为首的牙帐激进派的排挤,都被“驱逐”到了遥远的远离权力中枢的东方不毛之地,怨气冲天,如今始毕可汗和牙帐激进派需要他们的配合和支持,需要他们为牙帐利益冲锋陷阵的时候,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消极对待,即便不会公开对着干,也会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甚至不作为。

    史蜀胡悉之所以接受阿史那思摩的建议出使中土,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此刻他如果非要留在牙旗,非要打着始毕可汗的“虎皮”做大旗,胁迫阿史那咄捺出兵奚地,双方矛盾势必激化,这无益于解决问题,倒不如主动回避,主动缓和矛盾,让阿史那咄捺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做出正确的决策,毕竟牙帐内部的斗争都是为了大漠的发展强大,不论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有底线,都不能损害到大漠的整体利益。

    就东北目前形势而言,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兄弟的底线很清晰,那就是东北之地不能落入中土之手,奚、霫、契丹等东胡诸种不能被中土灭亡,大漠的侧翼不能陷入中土的攻击之中。东北可以乱,可以群雄混战,越是如此,奚、霫和契丹就越依赖于突厥,而牙帐则能利用他们反击中土,威胁中土边陲安全,继而达到牵制部分中土兵力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