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287章 不当炮灰,离开单干(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6、287章 不当炮灰,离开单干(二合一) (第2/3页)

入他勃勃有力的心脏,马速带来的蛮横力量将他整个人都挑到空中。

    宗盛明惨叫一声,太刀脱手,身子下坠落地。他都来不及看一眼击杀自己的高丽重骑,就沉入无边无际的黑暗。转眼间,他的尸身就被轰轰的马蹄踏的不成人形。

    战场男主,终于落幕。

    像宗盛明这样决死“一骑打”的武士,不在少数,也给高丽重骑带来了有限的几个伤亡。

    这战场的局势,终究是一边倒的屠杀。

    随着高丽步兵大队上前围剿,转眼间残剩的几百日军就全部被歼灭。

    血腥弥漫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以及破烂不堪的靠旗。

    而高丽军队的伤亡,仅仅是几骑具装骑兵。

    两军对战的时候,往往是人数越多的一方,死的越少。人数少的一方,往往死的越多。尤其是散兵厮杀的时候,因为人多的可以几个围攻一个,结果的战损率差当然大的离谱。

    这就是军阵的重要所在了。优秀的将领,可以利用军阵,弥补兵力劣势,尽量让己方输出攻击的兵更多,同时尽量让无法输出攻击的敌兵闲置的更多。

    而不懂军阵的将领,往往空有兵力优势,和敌人对仗时,只有部分兵力在输出攻击,前面的兵在浴血奋战,而后面的兵却插不上手,闲置在那里无法有效接敌,硬是打成了添油战术。

    所以哪怕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也要保证局部兵力优势。

    倘若宗盛明将一千多战队收拢成一个紧密的防卫空心阵,虽然最终还是会全军覆没,但带给高丽军的杀伤,也必定不在少数。

    在元军看来,这征日第一战,实在不像样啊,敌军太弱了。尤其是过半敌军竟然临阵脱逃,更让实力强大的元军信心满满。

    宗盛明倘若知道自己的“感敌战术”竟然带来相反的效果,估计会气的活过来。

    此时,之前一哄而散的两千多农兵,逃的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元军各部,也陆续组织登陆。最后登陆的,是蒙古骑兵和忻都。

    “大帅,此岛日军,已经全歼,但尚有一些农民,逃走了。”金方庆用生硬的蒙古语对忻都禀报道。

    “勇士们从不因为敌人的懦弱无能,就放下他们的弯刀,闲置他们的弓箭。金帅,让高丽勇士们,清理岛上的所有日人吧。”忻都冷酷的说道。

    这就是要屠杀了,乃是蒙古将领的一贯做派。

    随着忻都的军令下达,大队元军深入岛上,到处搜杀岛民。

    无论男女老弱,只要见到,就不能幸免。

    残酷的屠杀一直持续到黄昏,岛上的上万百姓,绝大多数成了元军的刀下鬼。之前逃跑的人,终究也是个死啊。

    李洛看到变成人间地狱的村庄,心里没有任何感触。

    这才刚刚开始。还会死更多人,很多很多。

    看到元军大将们的得意之色,李洛也暗自鄙夷。哼,你们以为日国真是软柿子么?后面有你们受的。等到九州的精锐日军汇集起来,你们牙口再好也吞不下去。

    李洛打定主意不会随着元军主力攻打严阵以待的海边石墙,那是白白消耗自己的兵力。

    要打,就让忻都和金方庆去打。他区区一个四品护军虞候,不参合。

    至于率军离开,到一边看戏的理由,他早就想好了。

    对马岛是元军征日的物资中转站,本来是应该分兵把守的。但是,之前军议的时候,忻都却拒绝分兵守卫对马岛。

    忻都的理由是,日军不会分宝贵的兵力再来对马岛。就算来了,兵力也不会多,元军随时能再夺回来。

    金方庆劝道:“大帅,这对马岛可用来囤积国内后续军需,随时补充前方,怎能不守呢?”

    忻都冷笑道:“日人的军需,就是大元勇士的军需,我们带的军需已经足够了。就算不够,日人也有。”

    高丽将领面面相觑,却没有再劝。

    李洛当然更不会劝。就是想劝,也没有说话的资格。

    蒙古军队打仗,不是一向如此么?他们不断缴获敌人的军需,对什么粮草运输压根不在意。这因粮于敌的战术,也使得他们机动性极强,对后勤的依赖很低。

    只要有人的地方,蒙古军队就不怕没有吃的。

    元军在对马岛修整了两日,让战马狠狠吃了一通青草,就起航南下,抛下已经成为鬼蜮的对马岛。

    六月九日,元军攻占1岐岛。

    1岐岛更小,人口和兵力更少。仅仅半天,就被元军屠戮一空。

    攻占1岐,意味着元军已经打到日国大门口了。隔着几十里的1岐海峡,就是九州本土。

    但是,元军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停留在1岐岛。因为,按照既定战略,东路军要在1岐岛等候江南军,两军会师之后,再攻打九州大宰府。

    按照计划,江南军再过几日就要来了。

    可只有李洛知道,江南军一时半会根本来不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江南军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