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4、285章 具装重甲骑兵(二合一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4、285章 具装重甲骑兵(二合一大章) (第2/3页)

八百万神灵”的。如今整个日本神国,上至天皇陛下和北条大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在进行“祈神”。希望神灵帮助神国消灭来犯的元寇。

    不光对马岛,就是身后的1岐岛,也是无奈之下的“牺牲”。幕府认为,通过两岛军民的牺牲,让元寇看到神国军民敢于玉石俱焚的誓死之心,挫其锐气,甚至知难而退。

    作为对马国的守护代,少贰家的家臣,宗盛明当然不会举家殉葬。他的儿子,已经留在了肥前国。

    “诸君!元寇既来,七生报国的机会,总算到了!”宗盛明对御家人武士们喝道,他头上戴着孝,连身上的“胴丸”(盔甲),也戴着孝。

    三百多名御家人武士,人人戴孝,给自己戴孝。他们等这一天,不是一天两天了。

    “愿跟随盛明阁下,杀身成仁,七生报国!阁下,请下令吧!”

    三四百名武士一起按刀喝道。

    宗盛明猛然站起来,矮小精壮的身躯挺的笔直,腰间太刀霍然出鞘,闪过一道炫目的雪光。

    “那么,诸君,就带着岛上的足轻和农民,如同飞蛾扑火那样,向登陆的元寇,发起决死之战吧!拜托了!”

    “嗨!!”数百武士雷鸣般应答,轰隆隆冲出国司府。

    然后,宗盛明回过头,看着已经一身盛装的妻子,声音悲怆的说道:“清子,你准备好了么?”

    清子流泪点头,跪下拜道:“那么,就和您在黄泉相见了。请您,一定不要忘记我的样子。”

    宗盛明点点头,深深看了清子一眼,然后大步出门而去。

    清子呆呆看着宗盛明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就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白绫,在两个侍女的帮助下,悬梁自尽。

    一群侍女跪下磕头之后,也纷纷悬梁自尽。

    就在宗氏家眷纷纷自尽之际,宗盛明已经率领仅有的一百骑兵,抱着必死之心,向元军登陆的海岸而去。

    日军骑兵的战马,不装备马蹄铁,而是装备“草马鞋”。他们认为,“草马鞋”比马铁蹄更轻,奔驰起来声音更小,有利于冲刺和奔袭。

    所以,宗盛明的一百骑兵奔驰起来,不是“哒哒哒”,而是“噌噌噌”。

    之前派出去的数百武士,此时也纷纷背着靠旗率领足轻和青壮,与宗盛明的一百骑兵汇集在一起。

    等到海边时,已经汇集了三四千人。当然,大多数都是青壮农民,很多人连铁制武器都没有,用的只是竹枪。

    但是,人数虽然不多,却有上千面靠旗。这旗子一多,看上去也颇有威势。

    宗盛明的战术,仍然是日军在擅长也最常用的“一骑打”和“散兵战”。也就是所谓的斗将,捉对厮杀。

    后世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三国演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中有大量的“一骑打”(斗将)。

    日军并不是不懂阵法,但一直对“一骑打”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日本武士太过于追求个人勇武,战场表现欲太强。

    日本武士在战场的心理,非常独特。他们带着悲情主义的意念,将自己的“兵名美誉”展示给人看,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他们的观众,不光是自己的战友,也包括敌人。一个将领的“兵名美誉度”是否成功,胜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勇武无畏的人格。

    战场,也是演绎个人勇武人格的舞台,不能让同伴失望,更不能让敌人看不起。甚至,他们更重视敌人的评价。

    这种源自华夏古典军蔮煮义(唐以前)的“武格”,在宋代消失后,却被日本继承并发扬,演变为后世的武士道。

    宗盛明带着“几千大军”,来到海边时,顿时口等目呆。

    只见海上如山如云的舰队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见头,真是桅杆如林,白帆蔽日。

    一股强大的气势从海天之际而来,如黑云压城。

    “呜呜——呜呜——”

    船上传来的号角,声达天际,雄壮无比,隐隐听见无数马嘶声传来。

    虽然正是盛夏,但宗盛明却感到浑身冰冷。

    如此强大的敌人,神国这次,真能幸免么?

    但是,宗盛明却毫无惧意。很快,他浑身的血液反而熊熊燃起,握住太刀的手,青筋暴露。

    这个男人,本来就是来送死的!

    他要轰轰烈烈的死给元寇看,让敌人知道,日本,不—可—辱!

    宗盛明取出一柄折扇,在马上打开一舞,吟道:“千舟万舸蔽日来,妖氛如云遮海天。我辈捐躯向东死,七生报国泣杜鹃。”

    武士们纷纷取出折扇,各自吟诵自己的绝命诗。而那些不识字的文盲足轻和农民,却又是羡慕又是自卑的看着武士们吟诵绝命诗。

    看看人家武士大人,死都如此风雅,而他们呢?估计是“犬死”吧。(犬死:窝囊卑贱的死)

    看到武士们一脸悲情的流泪吟诗,宗盛明很是满意。日国以悲情为美,他们固执的认为,悲情拥有的力量,是乐观豪迈永远达不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