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八回 严刑法决心扫积弊 求节俭克己当先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八回 严刑法决心扫积弊 求节俭克己当先行 (第2/3页)

是亲手写就的也是联亲手置放在金柜里的。而张廷璐和杨名时不过是临到开场时才折开的。那么――张廷璐的背后还有谁?试题是从何处泄露的?头一个看到这试题的又是谁?是宫女?是太监?还是亲王或者是阿哥呢?”

    雍正说的图里琛和李卫早就想到了。这案子本身最大的疑团就是谁是个看到考题的人?或者是谁偷了考题并且泄露给了别人?张廷璐当然是罪有应得但他绝不是此案的罪魁祸雍正皇帝刚一开口就把案子的核心点了出来他们也真不好接口。李卫心眼多一些他在地上重重地叩了三个头说“皇上奴才们的这点心思难逃圣上明鉴。奴才只是想……光是外边的风言风语奴才们就已经招架不住了怎么能把案子再往宫里引呢?其实据奴才的小见识上房大臣张廷玉称病不朝就有引嫌回避的意思。说白了他也是为了避祸。奴才以为只有让张廷璐来承担全部罪责才是唯一的选择。宫里的事可不能翻腾啊……”

    “是啊是啊你说得有道理。”雍正抬起头来注视着窗外又长长地透了一口气说“宫中的事别说是你们俩就是让朕亲自问恐怕也难以问清。你们两人中图里琛是朕的心腹而你李卫是朕从火坑里拉巴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朕才向你们说了这些。眼下西边正要开战年羹尧已经开赴前线。开仗就要有的有粮就要增捐加赋。这捐赋要靠各地官员来收粮饷要靠各省督抚去办……唉难哪朕知道如今的朝堂里有不少人在盼望着这次出兵打个大败仗打得全国一片大乱百姓衣食无所。皇族里头父子兄弟闹家务也闹得越大、越乱才越趁了他们的心。可是朕不上当绝不上这个当朕要稳住前线稳住朝局一定得把全国治理好治理成太平盛世。宫中的事朕不说别人谁也不敢说。可是朕偏偏要说。不说出来好像朕是可欺之君连这点小事也看不透似的。哼朕要真的是这样糊涂也枉为这四十年的雍亲王了”

    图里琛和李卫这才知道皇上这是在牢骚哪他俩那悬着的心这才算放下了。图里琛叩了个头说“皇上既然如此何不早降诏谕果断处置?至于宫中的事暖昧不明不如暂时放开以后再做处理也就是了。”

    雍正泄了一通之后心中似乎也平静了许多。他又长叹一声说“唉杀人太多总归不是件好事得宽容时且宽容。”突然他的脸色一沉“可是像诺敏和张廷璐这样的人罔视朝廷法纪败坏朕的名声对他们是绝不能宽容的。你们刚才说‘议亲议贵’简直可笑诺敏一个沾不上边的远支外戚算得哪一门的‘亲’;张廷璐一个小小的世袭子爵又有什么‘贵’可言?从前有句话叫做‘刑不上大夫’可也得这些人能算得上‘大夫’才行。诺敏和张廷璐能说自己是‘大夫’吗?他们也配这‘大夫’二字?不他们是一群混帐行子他们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连天地君亲师全都不管不要了这样的人一定要从重处置一定要见一个杀一个。杀杀杀杀个干干净净杀得一个不留”

    李卫和图里琛都是一惊哎皇上刚刚还好好的说要稳定朝局不能大开杀戒说杀人太多总归不是件好事怎么正说着哪可就又变了呢?他们虽然常在皇上身边可哪知道雍正皇上的真意啊?雍正生来就是一个刻薄挑剔、不能容人的性子山西和科场两大案几乎扫尽了他的脸面他早已是忍无可忍了早就想大开杀戒了。之所以没有马上下令杀人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迫于形势迫于大局才不得不让步。现在一提到诺敏和张廷璐这两个人他的怒火便又被激了出来。满腔的怒、恨和怨气全都冲着这俩人来了。只听他说“朕意诺敏和张廷璐两人要定为腰斩你们以为如何?”

    李卫和图里琛听了这话又是一惊怎么?皇上怎么能这样给诺敏、张廷璐走罪呢?“腰斩”是仅次于凌迟的惨刑啊李卫和图里琛二人都是参加了部议的而且已经定了诺敏与张廷璐的罪是“斩立决”。参与定罪的官员们都说是“定得重了些”想等皇帝看了案卷后再给他们减轻一点比如改定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