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集《瑜伽菩萨戒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3页)

右眼,你挖的是左眼。你怎么不早说呢!好吧,既然好人要做就做到底,他又把右眼也挖下来送给这个婆罗门。但是这个婆罗门把眼睛闻一闻说:你这个修行人戒行不清净,眼睛这么臭秽。往地上一甩就离开了。这下子就深深的伤害到舍利弗尊者。

    当然圣人的心,他有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这一切境界无有少法可得,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有所得就容易心随境转,舍利弗尊者就如是思惟:众生如此难度,罢!罢!罢!从今以后就不再跟众生接触了,就修自己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正式的退大取小。虽然退大取小,他曾经在六十小劫当中发了菩提心所成就的大乘善根没有退失,所以你看他成就阿罗汉以后,他大乘善根就在他内心深处、在那个地方鼓动,告诉他「你还没有究竟,你还有进步的空间」,所以他是第一个回小向大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成佛之道的过程当中:

    如果我们今天很冷静的、很客观的看一些小乘的经典、看大乘的经典,我们应该要有远见。当然,我们身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觉得佛道离我们如此的遥远,我们如果到阿罗汉的阶位去暂时的休息一下也是无可厚非,也无妨。但问题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带着烦恼障、业障、报障在修行,所以我们急于要解脱,很可能就会走小乘的法;但是这一条路走过了以后,等到你这个小乘的种性要扭转,你到后期的路的时候,你就会发觉困难重重。你看这些小乘的觉者,尤其是定性声闻,他长时间熏习苦空无常的人,他虽然发菩提心,他有事没事就入三昧(呵──),就入这个空观。佛陀就说:善男子,起,你曾经发菩提心,你还记得吗?对对对,要出来。(呵──)就是说那个等流性很强。

    所以我们应该要遵循佛陀对我们的教诲,我们直接修习 大乘法是最圆满的道路,虽然我们可能做得不够好,但是你因地的时候一定要成就大乘种性,这是非常重要,否则你到后来一定会后悔,因为你把种性搞坏了。所以既然我们迟早要成佛,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走这一条正确的道路。那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修习菩萨戒法有两个根本:第一个根本就是我们的戒体,也就是我们的菩萨种性跟菩提心;第二个是枝末法门,就是我们要广泛修学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当我们能够依止菩萨戒体来修习菩萨三聚净戒,我们就正式的随顺于大般涅槃、随顺于成佛之道。

    甲三、六种菩萨戒对照表

    在我们汉传的菩萨戒当中,翻成中文的菩萨戒有六种:

    一、「菩萨璎珞经」《菩萨璎珞经》总共有十条「重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说四众过、不酤酒、不自赞毁他、不悭、不瞋、不谤三宝」;「轻戒」是「八万威仪戒」,它所加被的「根机」「通道、通俗」,包括出家、在家。

    二、「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十条「重戒」,「轻戒」是四十八轻戒,也是通出家、在家,「通道俗」。

    三、「善戒经」有八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只限制出家众修学,「局僧」。

    四、「优婆塞戒经」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是局限在世俗人。

    五、「瑜伽菩萨戒」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戒,有四重「四十三轻」,也是「通道俗」,通于出家、在家都可以修学。

    六、「菩萨戒本经」有四重「四十一轻」,也是「通道俗」。事实上《瑜伽菩萨戒》跟《菩萨戒本经》都是出自于《瑜伽师地论》的〈戒品〉,是同本,但是翻译不同而已,内涵大致是相同的。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在《菩萨璎珞经》上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菩萨戒是「尽心为体」,它是以你的菩提心为自体,菩提心本身是一种时空无尽的修学,所以你修习戒法也不应该有所局限,就是六种戒法都应该修学,只要你受了菩萨戒。因为菩提心的内涵,开展出来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这六种戒法你都要修学;不像声闻戒法,声闻戒法它是局限的,你受了这一部律,你受四分律、五分律,你就修学这一部律就好,所以律学就有所谓的部派佛教,大家对律学的看法不同而产生部派。但是菩萨戒没有所谓的部派,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你所有的菩萨戒迟早都要修学。

    我个人有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在六种菩萨戒当中,我建议大家以《瑜伽菩萨戒本》做基础,因为「瑜伽菩萨戒」容易做到,它多分摄受的是凡位菩萨;以《梵网经菩萨戒》做究竟,《梵网经菩萨戒》讲得最圆满。但是初学者修学《梵网经》会觉得境界很高,因为它这个地方很多都是摄受法身菩萨,像我们对法宝的恭敬──刺血为墨、析骨为笔,有时候只在观想用,没有办法实际付诸行动。所以《梵网经》可以当做我们的修学菩萨戒的究竟;但是在下手的时候,我们可以以《瑜伽菩萨戒》做基础。这以上是解释标题。

    贰、修学宗要

    甲一、正明大乘两种根本

    我们在讲授菩萨戒法之前,把修学的宗要作一个说明,这当中分两科:甲一、正明大乘两种根本,甲二、结示菩萨五德。根本就像一棵树的根本,树有根本才能够产生枝叶华果;我们修学菩萨戒亦复如是,要依止两种根本才能够开展出广大的菩萨戒法。大乘两种根本:第一个是菩提心,就是我们心中的愿力;第二个就是正知见,心中的智慧。

    乙一、菩提心

    丙一、明发心为趣入大乘之门

    菩提心我们分两科,先看丙一、明发心为趣入大乘之门,说明发菩提心是趣入大乘之门,这当中我们看《广论》,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总说:

    《广论》云:此中佛说两种大乘,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大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

    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讲到大乘法门有两个:第一个是「波罗蜜多大乘」跟「密咒大乘」。「波罗蜜多大乘」又叫做显教大乘,显教;「密咒大乘」就是密教大乘。显教的意思是说,在整个修学当中,显教它的义理观念,它所观的实相道理是明白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说佛陀在诠释无常,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用梦幻泡影来解释一切法的无常、来解释一切法的自性空。这种道理,我们从文字上的闻思修,就能够把文字上的义理转成我们心中的智慧。所以显教大乘强调的是一种修止观,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密教大乘强调持咒、三昧加持,就是身业结手印、口业持本尊咒、意业观想本尊,三业、三密加持。持咒当然就不能明白道理,它是密诠实相,但是我们在修学三密加持的时候,它就能够慢慢的引导我们趣入实相,这个密咒它是从秘密不可思议的境界而悟入实相的道理。

    显教不是,显教是从一种明白的观念当中思惟而悟入实相。这两个都是一个可以选择修行的法门。「除此更无所余大乘」,就是在大乘的法门当中,大方向是显教跟密教。「于此大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在这个当中,我们可以随顺我们的根机去选择我们所要修的法门,这两个都可以入大乘之门,而这当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入门唯菩提心」,不管你修大乘的止观、或者修密宗里面的持咒,你一定要依止菩提心,这是我们进入大乘之门的基础。

    换句话说,你不依止菩提心,不管你修止观修得再好、咒持得再好,只能够当做是一种善业,善业的力量不能使令你成佛,它会引导你在三界得一个杂染的安乐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显教、密教都要依止菩提心,它是一个根本。这是一个总说,再看第二段的别明:

    若于相续,何时生起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这一段是把菩提心的内涵再详细的说明:

    假设在相续,就是我们一期生命当中,何时生起菩提心,其实我们即使还没有生起其它戒定慧的功德,这样子也能够安立为大乘人,因为你已经成就大乘种性了,虽然你所有的功德没有具足。就像印光大师说的:王子坠地,功超群臣。你一个王子在王族的地方出生,你对国家没有贡献,但是你毕竟是王种,你迟早要继承王位的。

    「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声闻等地,退失大乘。」你什么时候对无上菩提、对度化众生不再生有好乐之心,这样子的心情退失以后,纵然你通达空性的功德,你的生命顶多只能够趋向声闻等地,而退失大乘的功德。这种观念,在圣言量里面大乘的教典是多所宣说,就是所有的功德要以菩提心做根本。

    「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其实如果我们不依止圣言量,我们从大乘的因缘观也可以观察出来。也就是说,佛法强调因缘观,你栽培什么因,你自然成就什么果;你今天用苹果的种子,不管你用再好的肥料,它也只能够成就苹果,不能变成葡萄:因为你的种性如此,如是因招感如是果,这是一个等流性。假设我们退失了菩提心,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