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八章:织紝之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八章:织紝之人 (第3/3页)

局要比上次困难得多,李逸没有着急,只是静静思索着,搜集着可用的信息。

    母亲的口音明显是鲁国地区的口音,他曾经在鲁班手下学艺,母亲说话的语调和鲁班的口音虽有不同,但大致却是一致的。

    这就说明,他们是从鲁国而来的。

    楚国是这一时期的五霸之一,曾经在阳桥之役中打败过鲁国,难道他身处的就是这个时期?

    想了想,李逸冲老女人问:“母亲,楚先王以何为谥号?”

    老女人看了眼车夫,压低声音说道:“我听兵丁说过,楚先王谥号为臧,你问这作甚?”

    听到她的话,李逸心里就有数了。

    楚臧王是这个时期的叫法,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楚庄王。

    楚国也是在他在位的这二十多年时间里成长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这些成语都是根据他的事迹写成的。

    他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三国演义里,董卓在发现吕布和貂蝉有染的时候,谋士李儒就用他绝缨之会的典故劝过董卓,让他不要因为区区一个女人和吕布计较。

    既然他死了,那李逸就大致能判断出自己所处的时期了。

    “楚先王是在何年归天的?”

    他又问了母亲一句。

    得知楚庄王才刚死两年后,李逸就知道,自己是在楚共王的时期了。

    庄王刚死,共王刚即位两年,那就是公元前589年。

    这样一来,李逸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他应该就是阳桥之役之后,鲁国战败,赔给楚国的那些礼物之一。

    在《左传》中,就清楚的记载了这件事。

    在鲁成公二年,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

    虽然最终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也导致楚国趁虚而入,发动了战役来救齐国。

    最终在冬日,楚国大军一路打到了鲁国的阳桥,逼得鲁国国卿孟孙出面求和。

    《左传》中记载,当时孟孙向楚国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紝,皆百人。公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

    也就是木工、缝工、织工各一百人,还把成公子公衡作为人质,抵押给了楚国,这才换来了和平。

    李逸附身的人,显然就是那一百名织紝里的一个了。

    2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