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未来影视公司都得给BAT打工?(4/4) (第3/3页)
华宜兄弟也不再公布单纯的片单,而是以X计划宣布打造10位导演的10部新作!
直接把导演们邀请上场,包括夏永康、陈国辉、林书宇、乌尔善、冯德伦、钮承泽、彭浩翔、于仁泰、成龍、冯晓刚…
哦,成龍没来——他还在拍戏,不过,也以视频连线方式支持…
旺达、阿狸也不甘示弱,前者请来了基努里维斯,后者则有王佳卫、陈可欣…
天美集团最没有有创意,甚至没有举办天美之夜…
沈旭东是有正事的——他来上影节就一个目的,参加论坛单元…
……
今年论坛单元的主题是‘电影产业会不会被颠覆?’
于冬直接说了‘未来,电影公司就是为BAT打工!’
“咱们先说院线,万达已经占到将近20%的中国电影市场份额,但它的票房在一年之内就被类似猫眼这类售票系统追赶过去。
我听说,今年上半年,猫眼+淘票票+百度糯米三大在线票务平台全国范围内的售票就接近70亿元票房,超过了十大院线之和,我本来还想着怎么也需要一个过渡期,在线销售才能超过门店销售,没有过渡,直接摧枯拉朽一般颠覆!”
“一夜之间,拍电影不再是电影公司的专利了,这对电影行业的冲击很明显。未来传统电影企业出路在哪里?面临着怎样的选择和方向?”
“从整体市场容量来看,每一年市场上能拍的片子有限,BAT都来投资拍电影,显然就挤压了传统电影企业拍片空间。而BAT不缺钱,用钱砸出多部电影很轻松。”
“另外还有商业模式,传统电影靠院线票房收回成本和取得盈利。但BAT未来的目标之一就是发展网络院线,让人们在客厅付费看电影。”
张昭很同意他的看法:“传统电影的商业模式已落后了,未来电影公司的机会是基于IP的用户运营模式。
具体来说,电影公司的着眼点首先考虑的是用户,而不是以前的导演、艺术家。用户喜欢看什么,喜欢谁来导、谁来演,你就提供这样的需求。未来的电影市场的战场是互联网,这也是中国电影能抵抗好莱坞的关键所在。”
张昭甚至说了‘以前,我们拍什么是凭感觉,票房能到多少更是无法预测。现在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告诉制片人拍什么剧本,选什么导演,未来的票房会到多少。’
沈旭东听到这已经彻底无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