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男士公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7章 男士公敌 (第3/3页)

点了解,倒是没想到……”他迟疑片刻,失笑,坦然地看过来,“冒昧的问一句,徐先生你的艺术天赋、歌唱才能,我身在国外都如雷贯耳,你的专辑是我们家最近几个月最常放的一张唱片,但是……你怎么会对酿酒感兴趣的?”

    徐正华笑了笑,“那我反问一句,汪先生当初进到汾酒集团,很快就脱颖而出,刚三十岁就做到了杏花村的全球营销副总监,是为什么辞职的?”

    汪玉隆愣了一下,似乎是诧异于徐正华说话的犀利与不客套,但深深地打量了徐正华一眼之后,他沉思片刻,还是认真地回答:“汾酒那边……很好,但周氏掌控这家公司,已经很久很久了,很多规矩,已经不可能、也没人敢变了,连董事长都不行。我继续做下去,无非就是熬资历,熬成老臣,但是那不符合我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所以我就辞职了。”

    徐正华笑笑,伸手一指就放在他手边的那份策划书,说:“但这个是全新的。我会把它们现有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体系,那些瓶瓶罐罐,全部打碎,然后,我会和我的合作伙伴一起,建一个新的。”

    汪玉隆缓缓点头,但片刻后,他却忽然说:“徐先生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

    他笑着,很谦和的样子。

    但这句话却问得相当执着。

    徐正华回答他:“我要是说,我今年二十一岁,但我想给我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家像汾酒那样的企业,让他们哪怕一辈辈的都是酒囊饭袋,但依然可以衣食无忧的活下去……会不会显得不太真实?”

    汪玉隆笑了,一副很满意的样子,回答:“是早了点儿!”

    于是两人会意地都笑起来。

    吃饭,喝酒,闲聊。

    他对徐正华的明星生涯看来没多大兴趣,除了掏出三张CD,表示想要为自己的两个孩子和老婆要一份签名之外,别无提及,反倒是对徐正华手中的那家正华制衣兴趣满满,听了徐正华的一些思路之后,认真地盘较,提了两条意见。

    总之,气氛轻松愉快的一次午餐。

    正吃着饭,徐正华的手机忽然响起来,然而掏出一看,却是个陌生号码。

    想了想,还是接通了。

    电话对面中年男子的声音也很陌生,“喂,你好,是徐正华先生吗?”

    “是我,您是哪位?”

    “我是甲骨文的卢文蔚。”

    “哦……卢先生你好。”

    徐正华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扯纸巾擦嘴,认真以待。

    卢文蔚,甲骨文公司的董事长,二十来岁创建了这家初衷就是专门为企业订制内部的计算机服务器和一系列内部联网处理机能的企业。

    后来就一路把它做到了上市。

    不到三十岁就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在八十年代,经济领域最热的一个词,就叫做“计算机”,因此,国内几家在这个领域成功了的企业,一向喜欢被拉到一起讨论。

    其中一家是做桌面操作系统的,山海集团。现在私人计算机领域市占率超过85%,都是他们家的“山海视窗”系列操作系统。

    第二家是专门做办公软件的,文芯集团。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财务软件、办公软件——尤其是后者,他家的办公软件三件套,在市面上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两家目前是死仇。

    因为山海集团的“视窗92”里,集成了他们推出的山海版办公软件三件套,摆明了是利用桌面系统的独占性,来抢市场的。

    于是,版权战、专利战、舆论战……快两年了,官司已经打到最上头去了。

    目前胜负难料。

    第三家是卖私人计算机的,翔宇集团。

    他们不用视窗系统,坚持用自家的桌面系统,而且他家的电脑设计独特,八十年代的时候,红极一时。当然,现在大家正在讨论他家什么时候倒闭的问题。

    第四家,也是最低调的一家,就是甲骨文集团。

    有人说是因为甲骨文基本上不做私人计算机的业务,因此跟公众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怎么被大众拿出来讨论,还有人说,是因为甲骨文的创立者和执掌者卢文蔚本人,实在是一个很低调的人。

    无所谓了,在八十年代,人家是四大天王之一。

    并且未来的至少十年,徐正华无比看好他的这一条赛道。

    仅次于山海集团的操作系统那一条赛道。

    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私人电脑开始飞速的普及——只要是在这个大区域内的,别自己作死,大概率都会跟着时代的风口发财。

    “你打电话来找我……有事?”

    “是这样的正华,我听说了你那边的动静,能问一下,你是要做什么吗?你的动作有点太大了吧?目标是什么?”

    徐正华笑笑,“卢先生你放心,我是纯投资。当然,如果能拿到5%以上,就更好。早就听说卢董事长极有个人魅力,我要是能进董事会的话,开会我肯定一场不落,不为别的,就为了去听董事长的个人演讲。”

    卢文蔚闻言似乎是笑了笑,但仍不放心,又问了一句,“就5%?不再更多了?”

    徐正华想了想,收起玩笑的语气,认真回答说:“我无意谋求任何的控制权。再说了,我一个唱歌的,我也不懂计算机啊!我是纯投资!”

    卢文蔚沉默片刻,再次开口时,语气就松快了许多,“听说你练过武,还会给人把脉?回头找个机会,一起喝个茶,聊聊。”

    “好!以后肯定有的是机会!”

    电话挂断,徐正华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看来来自甲骨文那边的阻力,应该是会消失了。

    他等这个电话其实好几天了。

    想想都知道,任何一家公司的掌控者,听说有人在市面上撒钱,到处寻摸着要买自家公司的股份,而且谈妥了几百万股还不知足,还想要更多,都不可能毫不关心,甚至一定会第一时间介入。

    上市企业,无权选择谁是自己的股东,但大股东却一定会想尽办法掌控小股东,削弱其他的大股东,并避免出现新的大股东。

    挂了电话,徐正华笑笑,端起杯子,“玉隆兄,来,干了!”

    两人笑着碰杯,喝掉杯中酒之后,徐正华又要执壶,为他倒酒,却再次被他拦下了,“真的不用,自己倒自己的。”

    于是徐正华也就不再推让。

    眼看酒足饭也饱,徐正华问:“玉隆兄,这份策划……”

    汪玉隆沉吟不语。

    好一阵子,他才抬起头,认真地说:“来之前就觉得,跟正华你这次见面,一定会很有意思,但是没想到居然会那么有意思。”

    他缓缓搓动手指,“如果可以的话,这份策划书我能不能带回去看一看?”

    其实策划书真的很短,以汪玉隆在汾酒集团近十年的经历,以他对白酒行业的深入了解,想必看一遍就能记个差不多了。

    现在要让他谈,徐正华相信,他肯定能说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

    但是,没关系。

    他越是慎重,就说明他现在看这件事就越重要。

    “当然,没问题!”

    “那么……三天之内,咱们再聊?”

    “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