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风平浪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风平浪静 (第2/3页)

轻率的对待自己这辈子的第一份职业。

    做就要做好。

    追求准确率成功率,尽快把自己的名气造到最大。

    不如此何以对抗那狗屁的封杀!

    所以,本着熟悉业务的角度,本着“用进废退”的基本原理,他决定好好把原主留下的音乐知识、钢琴技术,都继承并温习起来。

    不止现在,在《短发》正式上市发售之前,他都准备好好闭门练内功。

    还好,音乐学院嘛,这方面资源丰富。

    钢琴系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300个小时的免费时间,就在教学楼里,就有这样一间一间隔开的小琴房,练琴不是问题。

    临近中午的时候,管玉兰就又跑过来,给送来了一大摞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并且简单汇报了一下目前谈下来的情况。

    基本上也就是跟着行业普遍情况走的。

    在徐正华担任《短发》制作人期间,小岛唱片负责报销他衣食住行的一应开支,其中就包括了当初管玉兰说过的,三星级酒店套房一间,以及工作期间提供外卖选择,车接车送按照出租车的标准报销往返路费,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薪水。

    担任制作人期间,他的时薪是每小时150元。

    据说这是小岛唱片邀请非本公司工作人员担任制作人时,会开出的第三档报酬——也没什么太多好争的,毕竟你还没有出过成绩。

    制作时间可以根据徐正华的个人安排灵活调整,但整体要求,对方只给了15个工作日,掐指一算,也就是要求在3月20号之前,就要彻底结束录音。

    时间很充裕了。

    徐正华不打算多挣他们的工资,打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首作品——这才几个钱,上市之后按销量拿的版税分成,才是大头。

    基本上这些条件徐正华全都没意见,那就接过管玉兰带来的合同,签字。

    之前签过的,是制作人分成协议,其实跟词、曲、编曲的授权合同,性质基本完全一样,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授权和独占合同。

    这一次签的,则是工作合同。规定的是工作细则。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下午窝在宿舍里,一边听杜雪岚的歌,一边看报纸,翻杂志,还临时想起来,穿衣服出门,到校外去买了一个三十来块钱的收音机回来。

    拿广告洗洗耳朵。

    杜雪岚刚出道那几张碟,唱的那都是些什么呀!

    就一个字就概括了:甜!

    一天就这么忽忽悠悠的过去了。

    出奇的风平浪静。

    那边闺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