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交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交易 (第2/3页)

    对方打算给2%,管玉兰要求3%。

    心理价位相差得其实并不算大。

    毕竟,《短发》的demo固然让何建良极为惊艳,但徐正华和管玉兰这一方,在《短发》正式上市拿到实打实的好成绩之前,其实也并没有太多要价的资本。

    编曲那玩意儿,是能改改就绕过去的。

    你的思路已经曝光了,对于音乐圈来说,换个人来制作,完全可以做出跟demo极为神似、甚至差相仿佛的版本来。

    只不过再找别人来,肯定也大差不离还是要出这份钱,所以完全没必要换人,惹来将来的官司罢了!

    大家合则两利。

    所以眼见局面有些僵持不下,何建良很平和地提了一个2.5%的折中方案,双方对此就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于是,双方的律师开始拟合同。

    又花了半个多小时,让双方的律师展开博弈,最终,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两份合同,就被同时摆在了两人面前。

    律师又再检查一遍,确认没问题。

    签字。

    交换签字。

    双方起身,握手。

    大家很快都纷纷地鼓起掌来。

    “哈哈,最近圈子里又开始流行喝洋酒了,我最近也跟着追潮流,来,尝尝我的珍藏!”

    他亲自去拿酒拿杯子倒酒,助理也过去帮着拿杯子,最终人手一杯,他很满意地冲众人举杯,并亲自跟徐正华碰了一下,意气风发,“预祝我们合作成功!预祝《短发》上市大卖,干杯!”

    “干杯!”

    徐正华也一饮而尽。

    这份合同,他其实也很满意。

    前期所有的斗争,所有的安排,所有的表演,所有的极限施压,最终都呈现在这份合同上了——《短发》的单曲版,徐正华作为词作者、曲作者、编曲和制作人,将一共拿到10.5%的版税。

    安小菁才5%而已。

    两个人其实处境类似,在与唱片公司的对话中,都相当弱势。

    除此之外,一如之前的词曲授权合约,这两份合同还规定了,一旦《短发》被放入安小菁的专辑,或其它的精选集之类的合集里,做第二第三次的发行,徐正华依然会按照当下的这个单曲分成比例,并按照专辑中单曲的数量占比,来享有整张专辑的应得版税。

    一份很标准的合同。

    待遇甚至可能要比其他初次入行的词曲作者、制作人还更优渥一些。

    总之,距离徐正华的正式入行,只差正式版的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