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3章 天家无亲情(两更合一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3章 天家无亲情(两更合一求月票) (第2/3页)

、捂着胸口骂回去。

    “圣上还要护着大殿下吗?”

    “当年私出裕门就替大殿下瞒下了,回京的辅国公不敢说真话,裕门那么多将士也不敢说真话,今时今日,这份名册难道就是真的了?”

    “若非郡主及时向安逸伯求援,现在的吉安又是什么状况?”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李邵都没有听到,他还是病倒了。

    秋雨凉,他先是为着杀了李渡而热血沸腾,很快又知道杀了个假的而愤怒不已,一身湿漉漉回到京中,大起大落没有抗住,沐浴完还没吃几口饭菜,就先哇哇吐了一地黄水。

    太医赶紧来了,诊脉开药,让人先养着。

    圣上没让挪回毓庆宫,依旧留在他这里偏殿,就近照看着。

    当然,让圣上心焦的也不是李邵的病。

    太医说了,就是受寒又劳累,没有大事,养一阵就好了。

    圣上操心的是后续事情。

    皇太后说的话,朝臣们说的话,全在他的脑海里来回反复。

    下朝后,圣上又去看望李邵。

    李邵昏昏睡着。

    郭公公道:“半个时辰前醒过一回,喝了药,才又睡下。”

    圣上坐了一刻钟,才又走出去。

    曹公公上前来,道:“圣上,皇太后准了李嵘殿下去拜别李渡。”

    圣上哑声道:“知道了,应当的。”

    李渡的尸体被安置在碧华宫,也就是从前他的生母章选侍住过的宫室。

    这也是皇太后与圣上提了后定的。

    恨自是恨得咬牙切齿,但仇人死了灯灭了,活着的人还得念着些名声。

    私下里,皇太后也与林云嫣说了番真话。

    “圣上知理却念旧,哀家逼他放弃李邵,道理上他明明白白,但心中难免会有疙瘩。”

    “人之常情,人人喊他圣上,他却也不是圣人。”

    “李渡的身后事,逞一时之气自是裹席子扔出去算了,可谁会不爱仁厚之名呢?”

    “哀家主张着办了,圣上也少些压力。”

    “总归是死人了,云嫣,活人不与死人较劲,活人要计较的事情还多着呢。”

    林云嫣听得明白。

    李渡造反,他照样姓李,身后事办得漂亮些,也省得被宗亲、被御史们念念叨叨的。

    好坏都是皇太后顶在前头,圣上得领这份情,哪怕皇太后在李邵的事情上强硬一点,也不会真撕破了脸。

    “圣上会放弃大殿下吗?”林云嫣问。

    皇太后思量了许久,道:“道理上都通了,心情上,得过道坎。”

    林云嫣颔首。

    她借着苏议、苏昌的由头,坐视李邵去吉安,为的也就是给李邵再盖几身罪名。

    现今朝堂上对李邵的一众讨伐之声,也在预想之中。

    另一厢。

    碧华宫里。

    李嵘见到了李渡。

    小于公公奉命带李嵘过来,轻声劝道:“殿下,虽说给整理过仪容了,但毕竟是受伤而亡,您……”

    “谢谢公公的好意,”李嵘绷着嗓子,情绪沉重,“我不害怕,怎么说也是我父王,我不怕他。”

    小于公公便没有再言。

    李嵘看到了棺木中李渡的遗容,而后跪下来磕头上香。

    从殿内出来后,他小心翼翼问小于公公:“我能在这里看看吗?听说是我亲生的祖母从前住的地方。”

    “宫殿前两年修缮过,但花木多年未整理,”小于公公道,“您想看的话,稍微转转。”

    李嵘又道了声谢。

    中途,小于公公方便去,留了人手看顾李嵘。

    李嵘很安静,只在院中石凳上坐着,看着不远处的一小片竹子出神。

    他记得很清楚,父王那座小院子里,窗户外头也是竹子,父王常常一看就是一两个时辰。

    桌下,李嵘握紧了拳头,等小于公公回来,才松开了。

    又坐了会儿,李嵘才回静心堂。

    后续丧仪,李嵘与晋王妃又去过一次,看着里里外外忙碌的人把棺木送出碧华宫。

    李嵘一直安安静静的,除了那日问了母妃一句,从始至终他没有再问过别人有关父王的死因。

    可人多口杂,他还是知道了一部分——父王的死与李邵有关,而李邵自从回来后就在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