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反讽 (第2/3页)

能够带出人性的复杂和无常。但是,我们并不只是复刻他的文字,而是试图将诗歌转化为一种视觉的体验,让观众在影像中看到那些未曾被语言直接表达的情感。”

    “这种表象与实质之间的张力,正是我们所希望的。”贝尔特朗接着说道,声音冷静却带有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影像是波德莱尔诗句的延伸,同时又是对人性真实面貌的审视。在这部电影里,诗句只是开端,之后的故事将带领观众进入一段更加深邃的旅程。我们会让每个观众在镜头的转换中逐渐失去方向,正如在波德莱尔的文字中那样,感到一种迷失。”

    他的话引起了现场的一阵低语。人们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仿佛试图从中找到某种暗示,但谁也无法确切理解他们的意图。

    这时,屏幕上的画面逐渐变暗,留下一个黑色的空白。会场静默下来,所有人都屏息以待。贝尔特朗转向荒木,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荒木缓缓说道:“接下来,我们将揭晓这部影片的名字。这不是波德莱尔的诗句,也不是他曾经写下的任何词语,但却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核心——”

    他的话音落下,屏幕上突然亮起几个字母,宛如雕刻在黑暗中的白色闪电:“反讽”(Irony)。

    全场一片惊愕。所有人都知道波德莱尔的作品充满反讽,充满对生命和死亡的矛盾思考,但用“反讽”作为影片的名字,显然让人始料未及。这一标题既简单又直白,却也带有某种极具冲击力的深意。它似乎暗示着电影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台词都带有双重含义,既是对诗意的追寻,也是对人性的揭露。贝尔特朗和荒木的选择,充满了一种戏剧化的荒诞,却又让人无法抗拒。

    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举手,语气激动:“贝尔特朗先生,为什么选择‘反讽’这个词作为片名?它似乎和诗歌本身存在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