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六章 幻魔君乔道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六章 幻魔君乔道清 (第2/3页)

大元水军的将士划着小船,就上了城墙,他们各执利刃,砍杀守城士卒。

    又有大元水军的将士乘木筏冲来,顺着被冲倒的城垣直接进入太原城中。

    张雄见此,正在城楼上叫苦不迭,一条大白鱼自洪水中跃出,一口将他叼住,随即带入水中溺死。

    这条大白鱼不是别人,正是浪里白条张顺。

    等到大水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到处都是,梁柱门扇,窗棂什物,铺满了太原城。

    趁着大水,大元水军已经夺了太原城的四门。

    等到大水退去,大元军将士踩着淤泥进入太原城中。

    历史上王禀坚守了二百五十余日的太原城,就这么被大元军给攻破了。

    等到水退现出平地,江鸿飞率大军进入太原这座古城。

    此时,城中鸡犬不闻,骸骨山积。

    见此,江鸿飞悠悠一叹:“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条计策,妙则妙也,却是忒毒了些。”

    江鸿飞这其实是在甩锅,他要是不同意,吴用的计策根本就不可能得以实施。

    所以说,江鸿飞才是这场劫难真正的始作俑者。

    没办法,江鸿飞是真担心,万一太原城中有一员王禀那样的守将,将江鸿飞的三十万大军拖在太原城这里,可能会贻误战机。

    要知道,“睢阳之战”中,唐朝将领张巡以不到一万人马的兵力,可是抵抗住了安史叛军十三万人马的进攻。虽然张巡等将领最终寡不敌众,全都败亡于睢阳。但他们守卫了唐朝江淮地区十个月的安宁,为唐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进而使得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

    江鸿飞绝不能犯这样的大错,所以江鸿飞同意了吴用的毒计。

    不过,江鸿飞如今是皇帝了,不能背负水淹太原的毒名,这不利于江鸿飞的形象。

    身为臣子,吴用有为江鸿飞背这个锅的义务。

    吴用也有这个觉悟。

    再说,这条毒计,确实是吴用献的。

    所以,听江鸿飞这么说这条毒计,吴用道:“再给臣一万次机会,臣亦坚决主张此计,长痛不如短痛。”

    江鸿飞悲天悯人地一叹,没再说什么,而是命人立即赈济城内外被害百姓,埋葬尸骸,修城垣居,为受灾的百姓重新建造房屋,召民居住。

    太原城中有一個避暑宫,是北齐神武帝所建,基址高固,并没有受大水浸害,江鸿飞将这里定为自己的行宫,暂时居住于此指挥全局,以政治、军事、经济、宣传、外交等手段攻占河东。

    值得一提的是,河东与赵宋王朝陕西六路中的鄜延路隔黄河而相望,赵宋王朝的府州、麟州、丰州更是隶属于河东。

    鄜延路是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的老家,虽然他们父子南下去剿方腊了,但他们的刘家军还有部分在鄜延路布防。

    而从唐初至现在,这数百年间,折氏家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

    杨家将佘太君的娘家,其实就是这个折氏。

    府州、麟州、丰州是民族杂居之地,以党项族为主。从宋太祖时期开始,赵宋王朝便对该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因俗为治,任用当地土豪或少数民族酋领为知州或蕃官,加以羁縻,使其互相牵制,从而巩固边防安定秩序。

    其实,西夏原来也是这样的。

    史书记载:(宋)太祖御戎不勤远略,夏州李彝兴、河西折御勋与朔方之军,皆因其酋豪,许以世袭,由是边围无事。

    后来,夏州李继迁反宋,其子李元昊建立夏国脱离了赵宋王朝,这一百来年更是一直在跟赵宋王朝打仗。

    赵宋王朝接受这个教训,对位于河东前沿地区的麟、府、丰三州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土豪势力的拉拢。

    但因麟、府、丰三州具体情况不同,故策略也各有不同。

    丰州后来被西夏所陷,王氏便不再世袭,而麟州杨氏(即杨志所在的杨家将)也只袭封了三代而已,唯独府州的折氏一直世袭军权。

    折氏在府州势同藩镇,这对于时刻提防着不要重蹈晚唐藩镇之祸的赵宋王朝来说,的确是个例外。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后来,赵宋王朝收复了丰州和麟州以后,这两个州其实也是在折氏的控制下。

    赵宋王朝让折氏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