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 (第2/3页)

传战鼓响,队正发号施令,箭队整体推进,跟在弩队之后,保持阵型不乱。二百五十米处,单弓弩手射击,四大劲弩齐射,弩箭如墙推进。

    卫士训练有素,没有丝毫错乱,若敢轻举妄动,队副陌刀砍头。盾墙七零八落,大批敌兵中弩,血腥哀嚎弥漫。到了这个地步,不能被动挨打,敌军终于出击。

    一时山呼海啸,人群如同潮水,大地开始颤抖。

    唐军久经战阵,不用武康指挥,弩队原地射击。拉弩的两弩手,架起长条方盾,格挡敌军流矢。双方不断拉近,距离百米之内,弓哨抛射木箭。

    三箭确定角度,哨副打出角规,箭手按照角度,仰天抛射木箭。所以远程武器,进入射击状态,弩箭横冲直撞,弓箭满天飞雨,叮咬步兵铁盾。无数铁勒步兵,死在冲锋途中。

    美如画的场景,艺术般的杀戮,武康心花怒放。百步到二十步,敌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生命。望远镜给赵声,取下羊皮酒袋,连灌三口美酒。

    袖子抹嘴唇,淡淡传军令:“传令前阵三厢,奇兵跳荡进攻,骑兵原地不动。中军和后阵三厢,保持阵型不乱,前推六十步。再次擂响战鼓,浮箭半寸息鼓。”

    军令传战鼓响,全军整体前行,到达目标位置,鼓声戛然而止。武康打开算袋,拿出解结锥,解开头盔结,狠狠挠鬓角。摇头晃脑片刻,重新戴上金盔,继续注视战局。

    呐喊震耳发聩,敌军迎着箭雨,踩着袍泽尸体,发起亡命冲锋。战意挺浓的嘛,武康眉头微蹙,难道估计有误。深思熟虑之后,觉的影响不大。纵观敌我气势,我有绝对信心,消磨铁勒锐气。

    距离四十米时,武康再传军令:“传令前阵三厢,马槊兵在前,陌刀兵随后,跳荡兵协助。前阵三厢驻队,左营原地待命,右营收容伤兵。后方三厢军,跟随中军动,前推二十步,浮箭半寸息鼓。”

    敌我相距三十米,弓弩没了射程,射手火速收手。或拽陌刀棒,或拔长横刀,快速变队形,排四列纵队。奇兵开始冲锋,沿着队列缝隙,眨眼冲入前线。手持丈四马槊,搭建密集枪林,迎击敌方枪阵。

    陌刀队伍突进,跳荡穿插其中,长短兵器配合。肉搏战已经开始,弓弩手不能闲着,提陌刀棒或横刀,跟在跳荡之后,重新加入战团。中军战鼓齐名,未参战的卫士,无不摇旗呐喊,给袍泽们助威。

    中军左营驻队,战场后方游弋,手里拎着匕首。发现敌方伤兵,补刀送其解脱,发现我方伤员,抱着跑到后面,交给收容分队。队员根据伤情,确定抢救措施。

    若受伤不重,骑在驴背上,队员牵缰绳,送其回军营。倘若受重伤,抬上救护车,就是两头驴,中间捆担架。两名收容队员,各自牵着缰绳,送驻地伤兵营。

    战局稳居上风,救援有条不紊,武康心满意足。这批家驴不错,成功晋升战驴,只是莫名喜感:马大哥驮骑兵,嗷嗷往前冲;驴二哥驮伤员,哒哒往后退。

    军营里的战驴,其实作用很大。首先运送辎重,它们任劳任怨,其次预防丢马。每次放牧时,战马居中间,毛驴围外圈。预防战马走失,阻止百姓偷马。这个鬼主意,李靖想到的,确实很有效。

    唐军对于伤兵,也是十分重视,军法明确规定:不管战场负伤,还是行军染病,只要袍泽活着,你就不能丢弃。哪怕奄奄一息,也要不离不弃,否则人头落地。

    战场的最前线,马槊互相刺杀,既野蛮又可爱。等到短兵相接,槊阵失去距离,陌刀闪亮登场。两米长的陌刀,可以刺挑劈削。跳荡从旁协助,铁盾格挡伤害,横刀伺机杀敌。

    唐军主战武器,是枪槊和横刀,传说中的陌刀,只是槊的补充。槊阵陷入泥潭,两米长的陌刀,凭借攻击范围,开始发挥威力。其实说白了,是砍步兵的,不能克骑兵。

    能克制骑兵的,只有枪林槊阵。绝大部分陌刀,左右监门卫使用,镇守京城各城门。类似方天画戟,可称之为礼器。战场上的陌刀,部分用于督战,部分用于杀敌。

    神乎其神的陌刀,被神化的过分了。最简单的证据:唐律疏议规定,民间私藏弩槊,判处徒刑一年。允许私有弓刀,其中就包括陌刀。若它威力巨大,朝廷早就禁止。至于如墙推进,人马俱碎,夸大其词罢了。

    大概两刻钟后,传令兵匆匆报,左厢左军求援。武康赶紧观察,原来遭遇回纥,怪不得伤亡大。铁勒九姓中,回纥部最强,也久经战阵。参与唐灭薛延陀,参与唐灭突厥,战斗力很不错。

    回纥是主心骨,如果击溃他们,胜利的天平,会倾斜大唐。打定主意,发号施令:“传令中朗将楚环,给我稳住阵脚,否则军法处置。中军驻队支援,传令左厢后军,右翼支援左军。”

    军令很快传递,左厢后军推进,依次开进战场。武康凝望左前,不禁皱起眉头,左翼依旧不乐观。于是再次增援,派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