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娘被骗了半块烧饼 (第2/3页)
子的馒头摊不管,跑这里来欺负叫花子,你娘管不了你,今儿老子来!”
那壮汉一边打一边骂,疼的布老虎阵阵哀嚎,听的周围那些小娃娃拍手嬉笑,就连夺回碗的老乞丐都没了怨气,解气的靠在槐树下眯眼哼起小调来。
“笑,笑,你们一个个给我等着,我布老虎还会回来的,老乞头,把老子的一文钱还我!”
被壮汉架在腋窝拖走的布老虎,望着嬉笑的人群,气的七窍生烟。那壮汉见这小子还不老实,又是一阵抽打怒骂,整个老槐树周遭,孩童的拍手嬉笑,老乞丐大声的教唱,和布老虎的哀嚎划破长空,惊起麻雀三两。
....
关城,位于大明朝南方,因为地处偏僻,这里的县老爷无疑就是“土皇帝”。
可是出了这小小关城,堂堂县老爷就算不得什么了,只因为这关城外四面都是平原,加上一些险要的峡谷,滋养了一群穷凶极恶的马贼。
马贼有七家,每一支都是千锤百炼熬出来的队伍,经受了无数次围剿,依然横行在关城内外。一般来说,出任关城的县老爷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妥协,跟城外马贼形成一种默契,你不来抓我,我也不烦你。这样的直接导致关城鲜少有商队驻扎,城门税放在那里,每月进账的几个铜板,还是从城里务农的百姓身上抢来的。
第二个抉择就是反抗,不享受沉默带来的怨声道哉,只有奋起反抗以正天朝法纲!
好比关城前一任县老爷,传闻是从京城平调过来的大文豪,满腹经纶,书生意气。知道了七家马贼累累恶迹,横眉怒斥,一番慷慨演讲,动员八百乡亲壮丁,外加百余名衙役,组成清剿团,亲自带队扫荡马贼。
结果!
千余人,出师未捷便遭马贼倾巢出动,反掌覆灭。
可怜这位空有武侯安邦定国之心的县老爷,没有国泰民安饱受称赞的命,不多久,便郁郁而终去世。
关城穷,却有底蕴,首推的就是这小小城镇独有的“关公调”。
这关公调可是大有来头,传闻是东汉末年鼎鼎有名的关老爷所创!
当年关老爷在老家犯事,一路流离颠簸,来到小城迫于生计操起了街头卖艺行当。后来关老爷功成名就,某天重游故地,夜晚和将士喝的酩酊大醉,有感而发,手持青龙大刀,高唱对舞,到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大英雄,小城的百姓将那晚关老爷所唱所舞编成歌调排上武戏,成了关城一种经久为衰的文化。
除了关公调,关城另一大特色就是“树奶”。
在关城生长了一种树,这树被当地百姓称作为“人参树”,只因为这树高达一丈,下盘臃肿,叶枝凋零,看起来就像一颗巨大的人参。
人参树外表光滑,割开树皮里面会流出一种黏稠的白色液体,初闻起来十分苦涩,但是经过沸水熬煮又香气盈人。关城穷人家孩子多,大半都是靠树奶喂养长大,成年之后外出游历,每逢佳节思念双亲,更念这香浓黏稠的树奶。
烈日袭袭,小城虽小,却也应有尽有,此时正值艳阳天,大街小巷人来人往,青石路上到处都是小贩叫卖声。
十里门面是条小街的称呼,这条小街不过百步之遥,是个不大不小的菜市。里面有家姓王的屠夫,做着宰猪行当,心血来潮又在自家门外摆上了一个包子铺,想着自己卖不出去的猪肠、膘肉用来做包子,也是一个赚钱的行当。
八天前,王屠夫的包子铺一直无人问津,这里大街小巷都知道他卖的是臭肉包子,往往一天下来连个本钱也捞不回来。可是在新纳了一个伙计后,王屠夫家的包子火了,远近驰名,就连县衙里都有人专门订货,一天下来几百个包子销量,完全是眨眨眼功夫就没了,乐的王屠夫都想抛掉老本行改做王包子。
要说这家包子铺真的很简陋,街边摆上一张桌子,架个小棚,没有卖力的吆喝,也没有三条街开外树奶茶店风情万种的老板娘,有的只是一个年纪约莫十二三岁的大胖小子,双手叉腰,一副地主老财摸样大声漫骂。
“喂喂,莫老三,先交钱在拿包子,嘿,你一个卖菜贫农三代,也敢瞪你老虎大爷,今儿这包子小爷不卖你了!”
“咦,这不是月婶嘛,又给咱家月月买包子吃啊,得嘞,我给你挑个肉多的,你拿好。这个,月婶,你的手真滑,就像丝绸一样,那些窑子里的姑娘小手跟你比起来就是草纸,哎呦别打。”
“青儿,你脑袋瓜子开点窍啊,我都说了,今儿这包子铺我当家,佣金十抽一。别把自个的钱放别人口袋里了,这是咱俩的辛苦费,大半是我娶八房姨太的,还有些是给你当嫁妆的。”
....
包子铺,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女孩正忙碌的收钱、递包子。
在她旁边的布老虎靠在竹椅上,手持竹竿,百无聊赖打着哈欠,时不时朝铺外买包子的街坊指指点点,嬉笑怒骂。
这些买包子的人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