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14章:我,苏景明,被弹劾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14章:我,苏景明,被弹劾了! (第2/3页)

,苏良活得很通透。

    ……

    第二日。

    赵祯果断批下了蔡襄的外放奏疏,放他回福州为官,右司谏孙甫改任知谏院。

    同时,太常博士钱明逸入谏院供职,任右正言。

    紧接着,赵祯将任命苏良兼崇政殿说书的诏令下发到了中书。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中书将诏令扣留,拒不执行。

    随即,首相杜衍上疏。

    他认为苏良任京官还不足半年,尚未通晓台谏之职,资格尚浅,不足以兼任崇政殿说书。

    继而,枢密使贾昌朝进言。

    以苏良年少气盛,学识浅薄为由,反对其担任经筵官。

    而后,翰林学士承旨丁度、现任的经筵官首官,也以苏良秩卑资浅,出言反对。

    御史中丞王拱辰、谏院右正言钱明逸听闻到此消息后,乘势而上。

    开始弹劾苏良贪图安逸,勤勉不足。

    理由是:苏良日日卡在点卯之时入御史台,放衙之时一到,必是离开御史台第一人,此劣风不可涨。

    ……

    赵祯这道诏令,就像是捅了马蜂窝,被十余位官员联合抵制。

    当然,也有支持苏良的。

    包拯和孙甫称:经筵之职,历来都有特召先例,苏良虽为庶官,但乃进士出身,又有做地方官的经验,更是撰写文书的一把好手,完全有资格担任经筵官。

    可惜,二人势单力薄,在众多奏疏中完全占据劣势。

    赵祯比较好面子。

    这一次的表现较为强硬。

    在朝会时,召集官员,直接为此事论辩了起来。

    贾昌朝、王拱辰、钱明逸三人,言语锋利,吐沫横飞,张嘴便称:苏良资历不足,学识不够。他若为经筵官,实乃乱了官纪、废了规矩。

    最后气得赵祯直接开口道:“你们若认为苏良资历不足,那朕便先将其提为监察御史!”

    此话一出,硬气倒是硬气了。

    但却没有起到正向作用。

    一个年约二十六岁,从八品,担任权监察御史里行还不足五个月的年轻人,要提拔为从六品的监察御史(此职,既是差遣,又为寄禄官)。

    这在众臣眼里,乃是违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