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人投靠,科举祭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人投靠,科举祭天 (第2/3页)

,科举始终是一个限额的选拔性考试。

    前两级考试在周柏回归后,已经由地方陆续完成,全国三郡十八县一特区,共取中五百五十名童生,一百名秀才。

    这个录取人数相较于大旭,曾经给予三郡的名额,是偏多的,算是周柏给愿意入仕读书人的恩典。

    在乱世,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很多家族都不愿意子弟出仕,免得等另一个统治者上台,牵连家族。

    眼下愿意参与安北国科举的,心里肯定是认同周柏这个君主,他们相信安北国的未来。

    所以即使增加名额,气运支出会大增,周柏也愿意多录取一些志同道合之人。

    本来就是一切从简,说一声恩科也不为过,按道理三级考试怎么也不会在一个月内考完。

    二月二日,本次科举的最后一级举人试,于国都安都城举办,由礼部尚书印慕亲自担任主考。

    一百名新秀才参加举人试,另有一百二十三名前朝秀才也获得考试资格,总计二百二十三人参考。

    这次举人试,诗词分数占比下调,策论和道经占据最大比重。

    策论考实务治国,道经则侧重于入道修炼方面。

    如今在周柏的气运控制下,哪怕中枢重臣也能再度重启修行,更何况这些预备役官员。

    在未称王之前,进士一级的考试不会设立,是以举人名位便要开启道途。

    这些新科举人,就将是未来周柏建立运朝的根基,他们是先驱,第一批修士官员。

    根据考试题目的题量和难度,连带着九天六夜的考试时间,也被缩减至三天。

    二月五日,安都城新扩建的贡院中,二百二十三名秀才正在紧锣密鼓的埋头作答。

    今天是最后一场,也是相对来说最难的一场,道经科。

    很多秀才一看题就都有些懵了,前面策论务实也就算了,这是国君自上而下带起的风气。

    可现在道经科的题目,也是一派务实风,不考晦涩偏僻的经义解读,而重点考察修行常识,以及如何入道凝法的基本功。

    贡院中心,一座摘星高楼上,可以非常清晰地洞察所有考生的一举一动。

    这就是仿照神京贡院设置的明远楼,一般由法力强横的高阶道官坐镇,如有突发情况,可以随意操控法阵应对。

    贡院中的考生乃至考官们,都只以为明远楼上是黎元或者枯春散人。

    但实际上,除开阴神境的枯春散人外,还有周柏及另外两位陌生真人。

    “周兄,自我等那一届之后,再也没有见到此等文化荟萃的景象了。”

    “是啊,这些士子半数都有红气文章,写出金气的也不少见。”

    两名陌生真人在周柏面前,轻松写意,互相搭话非常自然。

    而真正的明远楼监察道官枯春,却是谨小慎微,并不敢在周柏面前过于放肆。

    当然,枯春散人心中也有暗自腹诽的,认为这两人此时来加入安北国,颇有见风使舵之嫌。

    哪里能和他这位元老比,对国君忠心耿耿,为国事尽心竭力。

    想到这里,枯春立时挤出笑脸,对周柏作道喜状:“此次恩科,您必然能收下一批大才,前两场这些考生表现出的文才、气运,哪怕比之定州以往的乡试也不差。”

    周柏淡淡一笑,不可置否,三郡和七郡相比肯定是比不上的。

    不过由于乱世降临,劫运激发了很多人才的潜力,加上最近国运大幅增长,这二百二十三人的整体水平确实很优秀。

    诗词一科有两首青诗出世,策论一科也有多篇金青文章,若不是主考官印慕经验丰富,及时按流程镇运,可能文华异象早已惊动全城。

    “司杰、庞乐生,你们两个最好是真发现几个好苗子,带起来也心甘情愿。”

    “当然,你们愿不愿意都得带,这批录取的举人,将是我安北国开创新时代的基石。”周柏看向他们,非常认真地说道。

    不错,这两名陌生真人正是司杰和庞乐生,是天涯阁最先投靠他的两人。

    出自中州郡望施家的施修也想过来,不过被周柏劝住了,中域天涯阁需要有人执掌。

    他们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