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嘉靖朝,外国使臣觐见,铁甲舰‘常遇春舰’下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嘉靖朝,外国使臣觐见,铁甲舰‘常遇春舰’下海! (第2/3页)

臣与鞑虏,还需更多的军队。”

    五十余万军队中,十二团营有十五万人抵达,皇明舰队、登州水师及台湾部,共计十万人,而在康熙朝成立的新营,倒是足足有二十五万之多。

    除此之外,尚且还有已经有一万两千人的满洲营及一万七千人的建州营。

    兵力达五十余万。

    嘉靖朝与康熙朝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之地,正是处于关外的宁远。

    而与其建立联系的嘉靖朝城市,便是天津。

    从天津的郊区某点,可以直接传送到宁远来。

    等统一康熙朝,完成本次国战之后,倒是可以重新选择联系地点,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朱厚熜想要回到嘉靖朝,可以直接传送回去。

    但仅限个人,而且只能传送到京城去,因为不是援助,所以无法带走军队。

    而从嘉靖朝传送回来,则是会在传送去的点上。

    朱厚熜从洛阳传送回嘉靖朝,那么从嘉靖朝传送回来,便也是回到洛阳。

    “请陛下放心,臣必殚精竭虑,将那乱臣贼子、虏清建奴尽数清除,为陛下贺!”

    而得到了一个让朱厚熜十分满意的答案之后,朱厚熜便点了点头,紧接着便一点一点消失在了他们的面前,金光闪烁。

    而望着这一幕,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无论是王阳明还是陆炳、朱高煦、黄锦,尽数都是感叹连连。

    “我大明有如此天子,实乃幸事也!”

    ……

    嘉靖朝,养心殿。

    深宫高墙,红墙绿瓦。

    前些日子,嘉靖朝刚刚下了第一场雪,所谓是瑞雪兆丰年,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日,便是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五年的风调雨顺,可不是白得的。

    朱厚熜站在阳光之下,负手而立,倒是感慨万千。

    自己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回嘉靖朝了。

    其实这般说起来,自己比历史上的嘉靖帝还要离谱。

    历史上的嘉靖帝只不过是不上朝而已,班还是上的,但凡有什么大事儿,都会让司礼监和内阁来开小会。

    而现在的自己,连开小会都不开了,甚至于一年当中,留在北京的时间不足两个月。

    这般一来,倒是显得嘉靖朝的情况格外尴尬。

    不过无所谓了,自己现在做的乃是开创之功,能够再度统治一个中原,那么其中的资源可比不上朝要好太多了。

    古代帝国之所以无法控制太广阔的疆域,是因为传输不便,帝国中枢的命令无法下达。

    而现在,朱厚熜可以两头穿越,统治自然是轻松无比的。

    忽然间,不远处匆匆而来了几个红袍大臣,似乎对朱厚熜的突然到来而感到意外,隔着老远,便下拜,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

    “上朝。”

    朱厚熜一甩衣袖,倒是十分淡然的开口,并无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仿佛他一直都在嘉靖朝,从未曾离开过。

    “是!”

    首辅张璁当即拱手听命。

    很快,这场已经是下午的早朝便被召开。

    上朝有些稍显正式,因此朱厚熜这次倒是没有穿着喜欢的道袍上殿,而是任由宫女们给朱厚熜穿上正规龙袍。

    待一切结束,他走到了龙椅前,倏地转过身子,一挥袖袍,坐在了龙椅之上,透过了眼帘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金銮殿下的群臣。

    “臣等拜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陛下福德康隆!”

    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朱厚熜淡然点头:“朕安,诸卿平身。”

    这下,才起身一片大臣。

    还不等太监例行公事,内阁首辅张璁便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前,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阁老告老后,兵部尚书之位空置多日,臣斗胆,请兵部左侍郎桂萼补缺。”

    听到了张璁的话语,朱厚熜当即点了点头,开口道:“准奏,令桂萼为兵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并太子太保。”

    而在大臣群中的桂萼当即跨步而出,对着朱厚熜拱手道谢:“谢陛下!”

    桂萼在大礼议中,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赢得了朱厚熜的心,同时,桂萼确实也是一员干吏,和张璁的配合很好。

    杨一清下台,让桂萼来顶替杨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进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协,因此才保留了两个老臣在内阁之中。

    现在的朱厚熜权力达极盛,因此无需考虑这么多,想让谁上位,谁就能上位。

    同时,朱厚熜还要对康熙朝进行一个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制衡。

    “王阁老平定江南之后,南京的朝廷皆废,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责令南京大小官员,无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担任要职。”

    反正南京那些官员,留着也是养米虫,左右还是有点作用,而且被王阳明杀了一波,老实很多了。

    先发到康熙去当官,等稳定之后,再行其他。

    对于新朝是什么样子,在场的各位大臣们并不清楚,但根据源源不断的运粮、过冬棉衣以及各类援助,也能推断出来,战事十分激烈啊。

    而对于这些南京的同僚们,在场的大臣们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见他们这幅样子,便摇了摇头。

    康熙朝那边并不像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马乱,不过现在还不是澄清的时候,等国战结束之后,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员,是会有所调剂的。

    嘉靖朝的官员有可能会去康熙朝任职,而康熙朝的官员,也有可能来嘉靖朝任职。

    唯一恶趣味的一点,就是康熙朝的官员来嘉靖朝之后,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书费宏上前一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制造总局喜报,第一艘铁甲舰已成功下水,当前一切正常,还请陛下为其赐名!”

    “除此之外,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永乐一号’,已经制成一批枪械,性能略逊于永乐一号,但整体使用感相差无几,还请陛下能够赐名。”

    听到了费宏的话语之后,朱厚熜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喜过望。

    紧接着,毫不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道:“铁甲舰便以大将之名来命名,称之为‘常遇春舰’吧。”

    常遇春,大明帝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

    先前的风帆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蓝玉舰、徐达舰,如今的常遇春舰出现,倒是补足了不少。

    皇明舰队已经出航,这铁甲舰如果试验成功,当与福建水师一起北上,进军日本的。

    毕竟日本的银矿,还没开采。

    大明并非产银国,还是很需要这个银矿的。

    “至于仿制‘永乐一号’的枪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张口便道:“就叫‘嘉靖一号’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制造总局能够批量生产嘉靖一号了,那么朱棣的财路马上就要没咯~

    桀桀桀。

    朱厚熜笑了笑,不过并不会大批量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