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3/3页)

他的空观是没有差别,所以八地菩萨他做早晚课跟不做早晚课对他是没有差别。他不必要假借外面的加行来增长他的空观,他的空观是任运的现前,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动静一如。所以在他的心里已经是真正的证得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最容易证得的,生灭相的执取、染净相的执取、增减相的执取,这个都是从五、六、七地、八地,慢慢的破坏。

    九、善慧地。断利他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

    这个善慧地,“具无碍智,说法自在。”他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演说佛法自在,而且他能够断除利他中的一种懈怠。八地菩萨他有时候对说法会有所懈怠,那么这个地方他是乐说无碍,他能够白天到晚上一直说法,内心当中不生疲厌,在利他当中没有疲厌之心,这个是非常不容易。证得智自在,他的智慧辩才都不可思议。

    十、法云地。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法云地是:“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他的心含摄无量无边的十波罗蜜的功德,所以他在利他的事业当中完全得大自在。不管是观察众生的根机,不管是摄受无量的法义,不管是上求下化,都得大自在。所以他得到业自在,他的身口意不管上求下化,都能够大自在,他已经即将要成佛了。法云地下面就是佛地。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初地:当然初地是转凡成圣。

    第二个、五地:一至四其实这个菩萨还是偏重在自利的成分多,成就戒定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五地以上就是在修利他的功德。从利他当中去调伏自己的生灭相、染净相、增减相的执取。

    第三个、八地:到八地又是一个关键,八地以后,他的功德就任运的成就了。菩萨不管他是精进、懈怠,他的功德是一直一直在进步,没有所谓的用功不用功的差别,他是无功用行现前。所以初地、五地、八地这三个是重点。

    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地方讲到十地的菩萨,简单的说这十地的菩萨,他在自利方面跟利他方面,“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捨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

    好,我们看第五的究竟位: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

    究竟位就是成佛。我们在学佛的时候总是想:学佛,那么什么是佛的境界?佛的内心跟我们有什么差别?我们看天亲菩萨怎么说: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佛的体性跟作用,先看他的体性,佛的体性有两个:第一个是无漏,他内心当中有大涅槃的功德,所以他没有这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漏;其次他是不思议善常,不思议善常是讲到他菩提的功德——大菩提,他的善法是常,常就是相续不断的生起,不过这个地方的善是偏重在智慧,后面讲到四智菩提。就是佛的内心当中依止的功德有两个:一个是涅槃,一个菩提。

    这样子功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有安乐的功德,他能够自己安乐,也能够安乐有情;第二个解脱,他能够解脱两种生死,简单的说就叫做“法”,这个法就是清净法身,大牟尼名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后面的注解,大家可以自己看,很容易清楚。我们提出两点来说明就够了:

    一、无漏

    这个漏,我们把佛的心,从一个有漏无漏的差别做一个说明。

    大乘小乘讲到八相成道的时候,对佛的心有漏无漏有点争议。小乘的学者是认为佛陀他一出生的时候是有漏的,怎么知道呢?他还会娶妻生子,所以他当然有烦恼,要不然他怎么能够娶妻生子呢?他什么时候开始无漏呢?他要到出家成道以后,才正式的无漏——小乘的学者是这个看法。

    但大乘的佛法是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佛陀是示现,说佛陀是早就成佛了,他怎么可能有漏?久远劫成佛,他是依止他的愿力而做的一个示现。就是说佛陀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无漏。所以小乘的学者他比较用行为本身来判断漏不漏,那么大乘本身是依止内心,佛陀即使示现取妻生子,他的心还是无漏,他不管是做什么事“此即无漏界”,他不可能再有烦恼,不管是粗的烦恼,微细的烦恼,任何的烦恼一点都不可能有。这第一个。

    二、常

    第二个佛陀所生的自利、利他的功德是常,这个常字很重要。小乘的学者一直认为佛陀灭度了,所以他认为拜佛没有意义,你忆念佛陀也没有用,你念阿弥陀佛也没有用,因为佛陀灭度了,你呼唤他的名字他根本听不到。大乘佛法不同意,大乘佛法是认为佛的心是常住的,深信诸佛皆充满,法身是常住的。所以你现在去呼唤阿弥陀佛的圣号,他是听得到的,佛陀是从来没有灭度的。

    第一个是无漏,第二个是常。

    佛陀的明了心识是恒久住世,所以我们在大乘佛法,顶礼常住十方三宝,常住怎么说?就是佛陀没有灭度,当然我们眼睛看不到,但是我们眼睛看不到不能表示说不存在,你也没看到美国,但是美国还是存在。

    就是说我们对佛的心有两个地方要知道,第一个他是无漏,第二个他是法身常住。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拜佛才能够得到感应道交。这两个观念你懂,后面的论文你就看得懂。

    看甲三的结示劝修,我们《唯识三十颂》学完了,用一个偈颂跟大家互相勉励:

    甲三、结示劝修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般舟三昧经》——

    ──释《唯识三十颂》直解竟——

    整个唯识学的内涵我们是分成两个:一个是甚深见,一个广大行。

    一、甚深见:你要修唯识观一定要有正见,什么叫正见?就是“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你内心当中跟外在的境界接触,这个境界可能是一个安乐的,随顺于你心意的果报,也可能是一个痛苦不随顺你心意的果报。但是不管你欢喜的境界,你不欢喜的境界,你都要观察这个境界是不牢固的,他是刹那刹那的生灭,那么这个境界是怎么有的?他不是上帝送给你的,是常在于念中,是我们一念心中所显现出来。

    “常在于念中”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就是因缘变——初能变,它由业力所显现出来,假设你是有善业的因缘,它就会出现你如意的果报;如果是罪业的因缘,它就会出现不如意的果报,这个是由异熟能变所显现出来的。这个我们不能排斥,只有逆来顺受。

    第二个叫分别变,就是由第二能变、第三能变这个思量了境,它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执着,又变现了一次,把这个果报又变现了一次,那么这一部分叫徧计所执性,是我们要破坏的。但不管是怎么样,不管因缘变还是分别变,都是我们一念心。我们内心的业力的显现,再由我们心中的分别,把这个果报复杂化。我们对于生命应该有这样的看法,简单讲就是万法唯识;唯识所现、唯识所变,这叫甚深见。

    二、广大行: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生命的内涵应该怎么办?“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我们刚开始就修无分别智,破除徧计执——破除心中的名言,破除心中的戏论。那么慢慢慢慢的到达一切无想念,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不再起任何的名言,只有面对它,没有妄想。

    这个地方的无想念,我们说明一下:

    破除的是颠倒的想念,

    但是你还要建立佛法正确的想念。

    这个地方是破除我们过去的颠倒的想念;或者我们这样讲好了,你刚开始的修学重点就是从假入空观,刚开始的修学是用否定的方法修学,你想什么要否定,否定,否定——大死一番。刚开始是这样子的,一切无想念。但是你慢慢慢慢到了五年、十年以后,你内心当中会觉得,对这个世间的得失比较平淡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从空出假,开始又有想念,但是你这个想念是跟真理相应,就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你个人的私欲,比较淡薄。

    当然你要永远在一切无想念,那就是二乘人,你这个菩萨的善巧方便,菩提心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这个地方一切无想念是说:

    你没有这种杂染的想念,转识成智;把杂染的想念转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清净的想念。

    但这个转变的过程,你一定要有一个从假入空的过程。如果一个菩萨学者一出家,马上去度化众生,除非你是菩萨乘愿再来,如果你是一个资粮位菩萨,你所有的善法一定会夹杂很多的罪业跟烦恼;你的善法,因为你没有经过净化的过程,所以在本论里面你看天亲菩萨,很强调修无分别智,你刚开始先用否定。

    修行——否定门入,肯定门出!

    你一开始不要肯定自己,所以说基督教,我们有时候去外面看到电线杆上:一切众生都是有罪,这句话是讲对了。我们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带着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不要太相信你的思想,你说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那都是你的妄想。

    所以刚开始就是少管闲事。好好的找一个地方安住,先做一个自调的工作,慢慢慢慢你会觉得:大死一番——这句话有道理。

    就是说你出家的十年二十年以后,你发觉,现在的你跟你以前在家的那个思想,完全不一样——觅之了不可得。你的思想是完全脱胎换骨,这个时候你就能够随缘随份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成立一个念佛堂,你要带行门共修、讲经都好,但是这时候你的心是依止你的菩提心,这个时候你所修的善业都是庄严无上菩提。这个地方道理就是这样,本论就是告诉你:

    你刚开始先成就甚深见,依止止观调伏你心中的妄想,然后依止清净的心,再从空出假广度众生!就这个意思。

    好,我们这堂课就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