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3/3页)

后来这个小孩子证得阿罗汉果。

    善不善俱非,就是说当初造业是谁?就是第六意识造业;后来念佛是谁?也是第六意识;那么成就阿罗汉是谁?也是第六意识。所以蕅益大师对第六识他提出一个非常客观的评论说:

    第六识——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今天会造重大的罪业,靠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随顺欲望,就造了很多的罪业。但是我们第六意识也是可以随顺理性的观照,随顺业果的观照,空性的观照,生起种种的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造业力量很大。

    你说第八识摄受很多的业力,异熟——第八识,但是第八识摄受的业力没有一个是第八识造的,第八识没办法造业,是第六意识造给它的,所以第六意识力量很大,善不善俱非。

    我们再看第五段:

    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第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馀皆得相应也!

    所以第六意识它的心所是所有的善心所、恶心所统统具足,它的情绪变化很大。前五识没有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因为前五识没有计度分别。慢、疑、见的活动,一定要夹带思想名言,那么也去除了四种不定、十随烦恼,所以只有三十四个心所。简单说,前五识的活动是以第六识为准,所以

    《成唯识论》——前五识随第六意识而转。

    就是说第六意识是善,前五识都善,说你在这地方拜佛,你的身体在拜佛——善,你眼睛看佛像,眼识也是善,但是第六意识起恶念,你这个拜佛是恶法,因为第六意识是主导者,第六意识如果是恶,前五识都是恶,第六意识是善,前五识都是善,所以前五识随第六意识而转,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讲到它造业的情况,它可以造广大的善业,也可以造广大的罪业。就是说第六意识如果随顺欲望就造罪业,随顺于理性的观照,造善业,就这么多的差别。

    我们看第六:

    六、云“皆三受相应”者,谓前六识,皆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领顺境相,名为乐受;领违境相,名为苦受;领非顺非违境相,名不苦不乐受,亦名捨受也。

    前面的善不善俱非,是说明前六识它在因地造业的相貌,这以下是说明它对果报受用的情况,就是第六识它对果报是一个什么态度呢?第六意识如果是跟顺境——随顺自己的心情的境界接触,第六识产生乐受,如果是跟违背心情的境界接触叫苦受。如果非顺非违叫捨受,它的感受具足三种感受。有关感受我们看附表第十二:

    这个感受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说,感受其实就是一种果报,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果报一接触的时候,跟境界一接触就产生一个受——对境界的一个领纳。这个受《成唯识论》先把它分成三种:

    一、逼恼受:我们跟我们违背心情的境界接触,会感受到被这个境界所逼迫而恼害。逼恼受有苦跟忧两种。

    二、适悦受:就是我们跟如意的境界接触,内心当中会感受到一种舒适喜悦的感受,这叫乐跟喜。

    三、不逼不悦受:是跟中庸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不逼不悦叫捨受。

    苦、忧、乐、喜:

    苦是粗重无分别,忧是轻微有分别;

    乐是粗重无分别,喜是轻微有分别。

    我们解释一下:苦乐这两种感受是一种身受,身受是前五识相应的。前五识我们说过,前五识的分别只能够自性分别,不能够带名言,它没有计度分别。也就是说色身的感受它是一种直觉。比如说我们现在感到肚子饿,饥饿,没东西吃这种直觉,寒冷——你没有衣服穿,这都是直觉,这种直觉的感受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跟业力有关系,苦受跟乐受是这样。

    忧跟喜它是一种心理的感受,是由心中的分别而引生的,跟业力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的感受——我们受用果报跟业力有关系,也跟你的分别心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看有些人他过去的善业很强,你看他人长得也庄严,福报也大,身体也健康,所以他身体的感受都是乐受,但是他心中就是不快乐,闷闷不乐,这是忧,心中有忧,这种感受就是内心的分别,不是外在的物质能够改变的。

    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修学的人五种感受统统具足,苦、乐、忧、喜、捨都具足。从《成唯识论》的角度来说,修行者只能够有苦受,不能够有忧,因为忧是你能够决定的。就是说我们今天有痛苦,这个不要说凡夫,阿罗汉都有痛苦。阿罗汉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要是遇到环境的刺激,他也是有直觉的苦受,他心中没有忧,所以这个忧应该是要消灭的。

    在《论语》当中,有一天司马牛问君子,司马牛问孔夫子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孔夫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说你一个君子…,当然君子他还不是一天到晚在房间里面坐,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很多的善法,但是君子跟一般人不同,他不管遇到任何逆境,他心中不忧不惧,不忧愁不恐惧。这个时候司马牛就问孔夫子说“不忧不惧,是谓之君子也乎。”说只有不忧不惧的标准就能够做君子吗?我看了很多人,他的心情也是不忧不惧。

    孔夫子看这个司马牛好像没有懂他的意思,就进一步解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般人,当然他没有事的时候也不忧不惧,但是你能够内省不疚,你能够平常反省自己的身口意,经过你的回光返照以后,你又能够不忧不惧,这个是君子,内心当中一天的所做完全依止道理而行,不随顺欲望——君子不忧不惧。

    一个修行人,可以有痛苦的感受,但这个痛苦的感受在唯识学中它是一刹那的。其实我们一天当中,我们一生当中苦受跟乐受的时间很短,除非你真的是生活资具缺乏太厉害,只要你能够把饭吃饱,衣服穿的暖,其实苦受乐受对我们影响很少,大部分都是忧,因为你这个思想打妄想,它缠绵不断。忧很可怕,你能够对一件事情忧愁十年二十年,你说我没有饭吃,饿一个小时,饭恢复以后苦受就消失了。但是你对一件事情的执取,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你那个忧还是不断的存在,所以这个地方心里的感受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修无住,一个人会产生忧,他的生起原因:你注意观察一个人对这件事情很多的忧愁、挂碍,你一定是有所住,你一定是对某一件事情很执着,从这个地方产生忧。所以阿罗汉他的心没有忧愁,阿罗汉的心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内心不取亦不捨,无喜亦无忧。阿罗汉的心跟一切法接触的时候,一切法不受,不受一切法。所以他能够保持正念。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回到讲义,那么这个地方讲到前六识,它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有三受,开展出来就是苦、乐、忧、喜、捨五种感受。这个地方我们先把第三能变,九科里面的前面六小科做一个说明,它的重点当然是了境,这个了境它在造业的时候是具足善业、恶业跟无记业;受用果报的时候具足苦、乐、忧、喜、捨,所以它不管是因相果相都非常非常的明显。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有关第三能变。我们要是不学佛的人,一个人的内心完全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他的这个心的三能变,我看主要是由初能变来引导,就是异熟。这个人他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的业力变成一个果报,他要跟谁结婚,生出什么样的小孩,做什么事情,大概就固定了。恒审思量——随所生所系它就在这一期的果报当中,就安立一个我,这个我一辈子就是心随境转,他前生造什么业,今生就受什么果报,一点都不能改变,他应该快乐,应该痛苦应该怎么样?完全固定。所以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第三能变很难发挥作用,他的了境能变就是随环境而转,在什么环境就做什么事,只好这样子,一点法子都没有。

    但是修行者的不同点,他第三能变很厉害,他能够改造环境、改造命运。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初能变的力量,跟前生的因缘的确有关系,你今生造什么业,你今生的生命的确会受影响,但是第三能变它能够做一些扭转,所以修行者的重点在第三能变,他不会向生命的这种等流性屈服,他知道要去求生净土,断恶修善,改变水流的方向,当然就是靠第六意识。

    我们第六意识刚开始先是思惟业果,先从有相的观察,我应该断恶修善,刚开始。慢慢的从断恶修善当中观察没有一个自我意识,修无住去对治恒审思量,从无住当中得到解脱。当然你无住当中又生心,又念阿弥陀佛,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五蕴身心,然后依止弥陀的圣号,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你一方面能够观察我空法空,去解脱你对五蕴的执取,一方面一心皈依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么你这个佛号念起来会比一般人念的得力,很多人念佛他是这样:他对佛号也是有皈依,但是对五蕴身心执取也很重,这两个方向——拔河,看谁力量强。所以

    念佛人不修般若法门——吃亏!

    佛号真的能救拔你,问题是你对五蕴的执取也很重,两个都要,那么怎么办?五蕴的是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当然随五蕴而转。所以研究唯识学,你会把生命的状态看的很透彻,你会知道谁出了问题?就是问题不是在你的色身,你看外道的苦行,外道来看这个事,我自己起烦恼怎么办呢?用刀子把这个手剁掉,这个手没有错;我不吃饭,吃饭也没错,你这个果报就是要吃饭的,初能变变现欲界的果报就一定要吃饭、睡觉。你一直没有把问题点找出来,那么当然一切法因缘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这个罪业的因缘没有找到,它的因缘就不断的活动,只好这样子,你一直没有找到还灭的因缘。

    但是你研究唯识学,你能够知道谁出的状况?谁没有错?你很清楚,哪一个地方要断,哪个地方要保留,你就很清楚了。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这个唯识学,我希望大家听过以后,稍微复习一下,《成唯识论》它是先把三相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它后面讲到流转的地方讲的很详细,生死为什么会流转?由三能变带动,那么如何还灭?如果你前面都不复习,你听到后面你就会有困难,希望大家有空,拿出来稍微复习一下。好,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