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话 本书历史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话 本书历史人物 (第2/3页)



    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复任枢密使。死后谥号武惠。

    七:王峻

    王峻(902年-953年),字秀峰,相州人。父王丰,官乐营使。

    王峻善歌唱,镇州节度使张筠很欣赏他的才能,后归赵岩。赵岩被杀,王峻投靠后唐三司使张延朗。不久,张延朗被杀,王峻归刘知远。

    刘知远称帝后,拜王峻为客将。官兵马都监。948年,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等反叛,被枢密使郭威与王峻的大军击败,王峻以功升至宣徽北院使。后周建国后,封王峻为枢密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峻日益骄纵,要求兼任青州节度使,又要求罢免宰相李谷、范质。郭威想把柴荣调到京师时,王峻等群起反对。953年,王峻被贬商州,不久以腹疾卒于商州。

    八:王朴

    王朴(906-959) 后周大臣。字文伯,东平人。幼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中,擢进士第。柴荣镇守澶州,王朴为节度掌书记。柴荣为开封府尹,拜王朴为右拾遗。柴荣即位为后周世宗,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因献策平定边境有功,又升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同年改任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这时,世宗锐意进取,决意征伐,有志统一天下,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并选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学之士出谋画策。当时,这些文士都不主张用武,而王朴则主张先取江淮。世宗听了王朴的建议后,对朴益发敬重,从此,让朴计议天下大事。

    显德三年,世宗出征江淮,任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出征回京,拜王朴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升为枢密使。显德四年,再征江淮,让朴留守京师。

    王朴精明机敏,多才多艺,不仅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精通阴阳律历。显德三年,命王朴校定历法,撰成《钦天历》十五卷,在唐《崇玄历》基础上多有改进,构造九服晷影函数(正切函数);六年,又命王朴考证雅乐,得八十一调,并造“律准”,诏有司依调制曲。王朴性格刚直,处事果断,深得世宗信赖。朴留守京师时,修城拓路,使京城巍巍壮观,世宗十分满意。后奉旨视察汴口,归朝时拜访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两人正常交谈,突然间王朴昏倒,猝逝。丧葬之日,世宗以王钺叩地,大哭多次。赠侍中,将其画像祀于宫中功臣阁。宋太祖登基后,一天路过功臣阁见到王朴的画像,竟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念念有词:“倘此人在,朕不得着此袍。”

    九:刘崇

    刘旻(895年-954年),原名刘崇,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君主。

    刘旻年轻时喜欢赌博,后来在河东从军。刘知远担任河东节度使时,任命他为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刘旻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地区。

    950年,枢密使郭威起兵造反,皇帝刘承祐为乱兵所杀,郭威遂控制朝政。刘旻原欲举兵南下,但听闻郭威计划迎立其子刘赟为帝,遂打消此意。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并杀死刘赟。刘旻随即也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仍以乾祐为年号,称乾祐四年。

    北汉地小民贫,又以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