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这就开始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这就开始了? (第2/3页)

第二重,内气贯通十二正经,如果单单以内力而论,足以媲美江湖上不少二流人物。

    至于真正开始习武,这倒是不容易。

    少林寺的僧人分文武两条线,觉远和尚是修禅打坐的文僧,张君宝作为他的弟子,即便是剃度出家了,遵循脉络,也依旧是文僧,不会被授予寺中武学。

    文武两条线也不是不能相互转化,只是需当有一定身份的大和尚,在其中帮忙活动。

    觉远虽出家多年,却不善经营,寺中地位不高,也就很难帮曹柘获得习武资格。

    无法修炼外功,应用一身内力,曹柘也不着急,更没有急中出乱,选择去罗汉堂、降魔院这些地方偷学武功。

    而是在藏经阁内,翻找出几本不同版本的五禽戏、养生操之内的学了起来。

    “所谓外功,多为打磨筋骨,活动气血,强壮体魄之用,再进一步,就是合理的释放内气,结合筋骨气血之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至于兵刃之法,亦是手脚延伸,将距离放长,杀伤力集中。养生类的拳脚活动之术,虽并不涉及攻伐手段,但是锻炼的基础根源,却应该和外功修炼是一致的。”

    “张三丰百岁创出的太极拳,简化简化···不也成了养生拳?既然可以逆推,那自然也能顺着方向,将这些养生类的拳法、招式,进行顺势推演,从无中化出有来。”曹柘心想。

    之所以曹柘敢有这样的想法,还是笃信了自身现在的悟性。

    神雕侠侣中的张君宝,也就得了部分九阳残篇,以及一个载有罗汉拳的铁罗汉,后竟以二者为武学根基,逐渐成为了武林中的一代大宗师。

    虽不否认,他后续浪荡江湖时,定也收集获取过其它武学,但那也属于积累的一部分。

    其实质上,与曹柘现在正做的,没有本质区别。

    又半月,曹柘以三套不同的养生拳为基础,结合前世对形意拳和太极拳的一点模糊认知,创造了一套象形十二势以及简化养生版太极拳。

    前者以模仿所见十二种兽类的攻击姿态,将积蓄之势释放出去,获得内力与拳脚之力结合叠加的力道。

    由于未曾与任何人印证,曹柘也无法确认,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套象形十二势,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至于后者···就完全就是玩笑之作了。

    太极拳的拳理太高,真要化作切实可用的武学招法,也需当了解和学习大量的相关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