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feishuwx.net
第十六章 课外小组 (第1/3页)
岳清言以前在理论上并没有那么高的高度,但现在可是有技能打底,有了语言学大师的能力。而语言学,本身就是基于对文本的大量朴实的分析和数据汇总来发现规律的。可以说,语言学虽然属于大文科的范畴,但实际上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除了还有相当部分非常依赖于人的判断之外,其实挺不文科的,而更像是理工科。
然而,当语言学的这些基础,和他写小说的实践相结合,连岳清言自己都不知道这会是怎么样的一笔财富。岳清言的说法,基本都是基于作者的思考,如何规划一个故事,如何从一个创意开始组织一个故事。他原先有网文写作的基础,而网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依照提纲,不断用各种剧情元素进行填充的过程。
其实,网文的写作最大的难度不在于规划故事,而在于执行故事。一个有经验的网文作者,会判断一个故事的创意到底和别人有多少相似度和雷同度,其材料来源来自于哪里,然后写作大目标的指向如何。但是,即使再有经验,也无法避免提纲头重脚轻的问题。
写过提纲的都知道,开头部分思路最清晰最详细,但越是远的,越是想得没那么清楚,提纲的详细度也就直线下降。提纲的详细程度从来不取决于故事的复杂程度,而是取决于作者本身的思考深度。
但是,就算有提纲,在具体执笔的时候仍然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之前想的桥段,写的时候想到了更好的主意,比如某个桥段的调整,几个角色的细节关系之类的,说不定就要牵涉到整个提纲的调整。那工作量就大了,大得吓人。以前岳清言当枪手的时候,如果不照着提纲写,也不是不行,但需要作出说明,为什么不照着写,以及这么写之后可能引起的后果。这些东西让老大看了之后,再进行取舍,决定是不是可以。久而久之,其实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大家都练出了无论如何都照着提纲写的本事。但如果是几个人照着同一个大纲,那就别指望文本的总体质量了。就算统稿的人很厉害,也无法完全纠正每个参与的作者对于提纲和设定的不同理解。
没有任何两个作者是完全一致的,就算是同样的提纲,到了不同作者手里的处置方式也会不同。微小的处理差别,长时间累积下来产生的不协调,到了后期会变成巨大的问题。读者们一开始未必会发现,因为他们的阅读不是连贯的,也没有积累足够的对比材料。但是,如果读者有这个敏感呢?
有的作者会分阶段写提纲。在总纲之下,不同阶段写分阶段大纲,再根据分阶段大纲写细纲、章纲。每一阶段的提纲会根据现有文本进行调整,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了自己的创作调整产生的大方向的调整。但是,这样就平白多出了很多工作量。下一阶段的大纲,必然是要随着现在的文本和大纲来进行的。要么是一阶段完成之后去分析,哪里可能需要调整,要么是一边写就一边在大纲上标注,来给自己后面的修改做提示。这两者,都需要作者有足够的对文本的感知、分析与执行力,以及,对自己的写作的认真执着。
但是,纵然再有不同,网文创作的大的方式方法还是一致的。根据提纲,或者是至少对情节的大规划,分步骤用各种故事桥段去搭建文本。对一个合格的网文长篇作者来说,按照每章消耗两个情节来计算,全文300万字,1000章,那就需要2000个不同情节来搭建。还不算重要情节节点加快剧情速度,提升剧情密度的额外消耗。积累不够的作者,往往前半段就把自己掏空了,后半段的文,要么感觉上是很多重复桥段,要么就是索然无味地去灌水了。
而一个作者,一个职业作者,显然不可能只写一本书啊。如果他的情节掌握量只有那么点,那是完全没办法避免让人觉得雷同的。
归根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fei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