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5章:泥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5章:泥盆 (第2/3页)

着这两个词,他坚信,古人不会把什么不值钱的黄泥盆埋到塔基里,至少也会像佛牙这样的稀罕物吧。

    二处转的最久,出了门。王珂又来到”还愿树“下,肃立不语。

    许个愿吧。

    可许什么愿呢?

    ”排长,你是不是想许愿?“谷茂林有些好奇,在里面转塔,在外面许愿。

    这个不能说,一说就不灵了。

    ”没事,我就是看看。“

    说完,王珂随众人向山上爬去。

    三处、四处、五处,六处,等上到七处,副连长鲁泽然、老排长胡志军和卫生员于德本,都爬不动了。

    王珂让李进给三人丢下三壶水,他想带着谷茂林和李进,去转最后一处。

    据说,转完最后一处,就可以取道走到香叶山去。

    最后一处是八处,也叫证果寺。

    这证果寺西为虎头山,东为青龙山,北为翠微山。此寺是九大处寺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寺院。位于山腰处。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寺中有一株古黄连木,树龄600年以上,为京都所独有。

    证果寺坐北朝南,山门石阶下竖有二碑,山门之上石额镌有“古刹证果寺”字样,相传寺原名卢师寺,有叫姓卢名卓锡的浙江和尚,老年辞官在此修行。

    有一天,突然来了两个要饭的童子,叫大青、小青,他俩愿为小沙弥,以侍奉卢师老和尚。

    看到两个孩子可怜,卢师便收留了他们。平时帮助做饭劈柴,清扫庭院。忙的时候,也帮助下山化缘,背米挑担。

    可是好日子没几年,时逢天宝大旱,寺院便成了拜佛祈雨的圣地,但是四里八村的百姓,香烧了不少,头皮都磕破了,旱灾丝毫未减,大地的裂缝都可以塞进拳头。

    当卢师也在犯愁的时候,两弟子站了出来,向卢师自荐祈雨,与天斗法,以证正果。

    这一天,举城出动。大家正看着卢师布法,却见两个孩子冲出寺门,纵身一跃,便跳入了山下的青龙湖。不久湖中两条巨大的青蛇,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霎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云层里只见两条蛇影翻腾,大雨倾盆而下,直下了一天一夜。

    老百姓开心了,而卢师却站在滂沱大雨中,整整三天三夜,可再也没等到这两个孩子归来。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轮回,以身证果,报了卢师的当年收留之恩。

    当王珂把这个故事,讲给谷茂林和李进听的时候,三个人扶着证果寺门前的栏杆,眺望着山脚下的青龙湖。

    此时再看青龙湖对岸,漫山红遍。红叶如海。正午阳光,洒满四野的枫树林,更显得叶海如血。

    “明白了,排长,生命只为因果而证,这寺庙果然起了个好名字。”

    谷茂林竟然也能说出这样有哲理性的话,让王珂心头一动。“李进,你先下山,和股长、连长说一下,我们马上下去。”

    “是!”

    李进转身就走,当走出了百十米,王珂这才转脸问谷茂林。“茂林,你说那老石碑下有什么?”

    “你说的是长安寺吗?”

    “这不废话?”

    “排长,你逗我玩吧?你不是早就看出来了吗?”谷茂林脸上闪现着兴奋的光,在他眼里,王珂和他一样,也是位大侠。

    “我看出来了什么?”

    “在灵光寺时,你不是在反复的念叨,老石碑、黄泥盆吗?别人没听到,我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王珂一想,还真的是,只不过自己口中的黄泥盆,说的是指挥排东侧训练场那个塔基下……

    “茂林,你的意思是老石碑下有一个黄泥盆?”

    “是啊!难道你还在其他地方又发现了?”

    “没有,没有。”王珂有些奇怪了,怎么老石碑下面又是一个黄泥盆。黄泥盆又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